武汉市民族街帮扶革命老区赵畈村纪实

16.12.2016  20:14

武汉市民族街创新“四定”模式

倾力帮扶赵畈村增强集体经济

   

  武汉市民族街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方略,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探索出了“四定”帮扶新模式,帮扶赵畈村和贫困户发展优势产业,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最终实现水稻种植项目亩产达1千斤以上,收益超30万元的阶段性目标。

  一、精准识别,对症定策

  赵畈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9亩,山林面积1500亩,水域面积400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65户、167人。由于该村地处大别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极差,只能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加之,全村劳动力少、缺乏就业技能、伤病残疾等多种致贫因素,制约了赵畈村整体脱贫的步伐,2014年人均年收入仅为1800元,村级集体经济为负增长。根据这一情况,民族街派出16人的精准识别小分队,分8个批次,通过3个多月时间的全面走访调查,详细摸清了全村贫困底数,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制定了脱贫规划和帮扶措施。确定了利用5年的时间,开发利用村内现有土地资源,吸纳所有贫困户入股,采取“村集体+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的股份制方式,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帮助该村拔掉“穷根”。

  二、精心组织,层层定责

  为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实现,民族街专门制定精准扶贫脱贫对象共建分布图,构建赵畈村精准扶贫指挥体系,成立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街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实行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赵畈村脱贫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民族街和赵畈村“两委”先后十四次召开村民代表、村湾组长、党员精准扶贫工作大会等,安排和部署帮扶工作,明确脱贫攻坚责任。民族街还坚持重大节假日必到村、受灾时刻必到村、重要节点必到村和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受灾户、留守户必访的“三必到、五必访”帮扶工作原则,向村民和帮扶对象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措施,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帮助帮扶对象树立脱贫信心和决心。

  三、精准投入,救助定向

  民族街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 “察民情,解民忧”救助帮扶活动,走村串户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解决群众所急、所难,通过一对一帮扶,解决了赵畈村王明湾的村民杜其林家的学费难题,帮助杜其林的孙子杜胜林圆了大学梦;帮助残疾低保户村民杨银生完成了因汛期大雨侵蚀造成的垮塌房屋的排危和修缮;并将民族街全体干部集体捐资的近万元现金,送到贫困户手中。通过一系列的精准研究和投入,对全村的困难户进行了定向救助,并积极协调医疗救助、大病保险、低保兜底等有关部门,落实帮扶救助政策措施,极大的增强了贫困对象的社会获得感。

  四、精细实施,目标定期

  针对赵畈村农田抛荒多年的实际,民族街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土壤专家到现场对土质进行分析论证,结合赵畈村土壤、生态等地理环境分析,最终确定了水稻种植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并主动协助办理了赵畈村农村合作社营业执照,为赵畈村组建了“赵畈村诚裕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130余份。民族街从工作经费中挤出38万元,强力推动水稻项目建设,共改造完成机耕道维修3215米,沟渠清理1500米,田埂加固、水田翻耕,购置谷种、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前期工作。于6月前完成秧田整治、育秧、插秧312.5亩。每个时间节点都按照方案预定的目标如期完成,为确保项目首战取得成果,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对田间进行科学管理,并对晒场硬化、购置收割机、储粮库维修等后续工作进行了细化。9月底,300余亩水稻进入收获季,民族街工委全体成员,专门赶赴赵畈村参加开镰收割仪式,与赵畈村一起田间劳作,共同分享了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