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穷根”综合施策 精准脱贫

17.09.2015  12:17
 

    ——襄阳市市长秦军深入南漳东巩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脱贫计划制定没有,帮扶项目明确没有,帮扶责任确定没有,帮扶举措效果怎么样?近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到扶贫联系点——南漳县东巩镇,进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及帮扶工作队员座谈,和大家一道议脱贫、谋致富、话发展。

  

    莲花池村属高山地区,水源点少,土层薄,群众增收困难大。目前,全村仍有贫困农户110户,贫困人口329人。在该村,秦军一行先后深入贫困户王春丽、王明江家中,详细察看两家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村民王春丽一家四口,婆婆长期患病,每年花费近2万元,儿子刚刚毕业正找工作,上学期间花费近8万元。村民王明江因投资失败等原因,一家人生活困难。市水利局“五帮”工作队在了解到王春丽、王明江的实际情况后,分别根据其个人特长,帮助他们发展养殖项目。预计今年底,王春丽家可出栏仔猪180头,纯收入4万元左右;王明江家可出栏山羊25只、仔猪40头,纯收入3万元左右。

  

    走访中,秦军勉励王春丽、王明江在党委、政府及部门帮扶的基础上,更要自力更生,充分发挥自身“内因”的能动作用,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努力改变贫困面貌,尽早实现脱贫致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秦军认真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据了解,截至目前,东巩片区9家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推进了15个帮扶项目的建设。

  

    秦军指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要义和关键,把省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落到实处。要摸清底数,精准建立扶贫档案;认真分析每个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确定扶贫方案;着眼长远,引导帮助贫困户实施好每一个扶贫项目,精准落实扶贫方案。“要将扶贫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把招商引资与扶贫产业开发相结合,纵深推进精准扶贫。”秦军要求立足东巩实际,整合旅游资源,全力帮助其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整合沼气资源,加快普及农村沼气,提高产气率,形成产业链,使其成为造福农家的生态、富民工程;整合利用好“三万”活动这个平台和载体,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扶贫工作到期要结硬账!”秦军强调,根据省委部署,我市提出到2018年,实现贫困人口销号、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各地各部门要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层层压实扶贫责任,确保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如期完成。

  

    副市长沈学军、王忠运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