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社局2017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09.01.2018  20:00

(一)统筹规划,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 坚持用制度引领法治建设纵深发展。出台《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对全年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制发《法治人社建设规划纲要(2017—2020年)》,全面统筹规划法治人社建设近中期目标;修订完善《党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组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等重要制度,确保重大决策合法合规。

二是强化主体责任。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主要领导严格履行第一人责任,形成依法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大格局。党组多次对本单位依法行政中重大问题研究部署,督办落实。

三是强化执法规范。 开展案卷评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决定和人民法院判决,自觉接受检察监督。按照“废改立”的要求,实施规范性文件清理。截止目前,共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8件,建议继续保留13件,建议废止12件,建议宣布失效1件,建议修改2件。清理我局规范性文件130件,继续有效60件,废止和失效60件,修改10件。组织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方案,查摆问题,整改落实。落实法律顾问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起,参与行政诉讼30余起,全年一审开庭案件负责人出庭率超过90%。实行信访案件分类处理,促进信访案件合法解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全市49家单位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实现我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开。

(二)加强法治宣传,全面落实学法用法要求

一是创新学法机制。 突出重点人群,突出党内法规,突出学法多元化,依托中心组和“人社主题党日+”,  多次组织培训,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制度。在学习《宪法》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同时,开展环保和涉侨等法律法规专项学习。组织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参加无纸化学法用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对公务员初任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干部继续教育培训中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市干部职工法律素养。

二是积极开展法治宣传。 制定《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明确法治宣传工作目标。制作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局面初步形成。创作社保动漫,创建“宜昌社保在线”微信订阅号,通过微信、城际公交和户外LED屏等多平台宣传人社法律法规,让法治宣传入脑入心。编印《工伤保险政策汇编》,建立“七五”普法联系点,开展第三批“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落实“12.4”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参加“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和“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评选,提高人社法治建设的影响力。

三是践行法治惠民。 结合“法律六进”,组织“送法进村”、“书香工地”和“法治宣传进工地”等活动。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助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实施“千名监察员服务万企”,为85家企业实行订单式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出台《宜昌市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稳慎处置群体性讨薪事件,为农民工追发工资8000多万元。定期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全年公开曝光重大违法典型案例15起。开展职称制度改革,扩大农民职称评审范围,以人才评价“指挥棒”引导激励新时代农民开拓进取。

(三)深入开展“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全面创建人社法治品牌

一是打造服务的软实力。 制发《服务行为规范手册》,组织系统500余人参加服务礼仪培训。在服务大楼设立“导引服务台”,在所有窗口推行“挂牌服务”、“微笑服务”和“代办服务”,将热情传导给服务对象。对标先进城市,梳理整合经办流程,清理取消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重新编制办事指南,推进公共服务规范化。压缩办理时限,实行“135服务承诺”(一般事项1天、复杂事项3天、特殊事项5天),推进业务办理提速提效。开展“最多跑一次”公共就业服务改革,方便群众办事。拓宽服务渠道,推行网上办理和自助办理、线上办理和线下办理相结合。落实首问负责、叫号服务和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推进服务横向延伸、纵向下沉。实施全民参保登记“网格化”,终端识别“社区化”、“网络化”。先行先试“互联网+就业”,12项公共就业核心业务实现全程网上自助办理。

二是打造服务的硬环境。 合理布局服务大厅,完善区域功能,实现自助办理。推进服务窗口台桌、标识、灯光等标准化建设。配备休息座椅、复印机、饮水机和老花镜等便民设施,提升群众舒适度和满意度。(宜昌市政府法制办 宜昌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