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10.09.2014  17:39

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年,为切实有效加强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为换届工作做好准备。今年7月7日----8月21日,市妇联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七、八月份定为调研月,由张家燕主席带队,深入各镇、村,采取与部分村支部书记和妇代会主任座谈、到村走访的方式,对全市农村基层妇女组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625个自然村,有基层妇代会625个, 建立625个“妇女之家”,2011年换届时均配有妇代会主任,配备率为100%。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全市共有女支部书记8名,有10个村没有妇代会主任。

从学历层次看 :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424人,占69%;初中学历135人,占21%;初中以下学历56人,占9%; 从年龄结构看: 年龄最小的28岁,其中35岁及以下的有113人,所占比例为20%,36岁—40岁的有253人,所占比例为40%,41岁—45的有187人,为30%,46—50岁的有62人,所占比例为10%; 从任职时间来看: 现任村妇代会主任连续任现职时间: 1-9年526人,10-19年43人,20-29年34人,30年以上12人; 从政治面貌来看 :妇代会主任中党员有399人,所占比例达64%,妇代会主任进入村党组织的368人,全部进入村委会。妇代会主任中市人大代表32人,镇人大代表171人。

二、总体评价

在座谈中,镇分管领导、妇联主席、部分村支部书记和妇女群众对村妇代会主任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妇代会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村级妇联组织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1 、村妇代会主任身兼数职

在调研座谈中了解到,村妇代会主任工作非常繁杂。 一是兼职计生专干。 税费改革之前,村里设管精神文明的副村长,主管计划生育,妇代会主任协助计生工作。税费改革之后,村职数减少,没有了精神文明副村长,计划生育工作由妇代会主任负责。 二是兼职小组长。 全市兼职小组长的占90%以上,全市除陈场镇、沔城镇等地的妇代会主任没有兼职小组长外,其它各镇办妇代会主任均兼职小组长,如,敦厚村妇代会主任何腊英带2个组的小组长,承担着村里农业生产、小型水利、款项征收等大大小小的工作。 三是文明新风倡导。 村里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如文明新风、清洁工程等基本上是妇代会主任在主抓。 四是矛盾调解 。村妇代会主任深受群众信任,做事耐心细致,是公认的调解员。据了解,90%以上的矛盾调解工作是村妇代会主任在做。 五是兼职网格员。 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之后,妇代会主任兼职网格员的占60%,主要承担村里信息的登统、核对,网上录入等工作; 六是党建工作。 妇代会主任兼职党建工作的占30%。 七是兼职财务会计。 妇代会主任兼职财务工作的占10%; 八是其它中心工作。 如血防、医疗、接待、档案等工作,上级组织安排部署的没有明确分工的一些工作也分派给村妇代会主任。

2 、村妇代会主任素质较高

一是工作责任感强。 大部分妇代会主任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为自己被老百姓选上来,就要为老百姓做事,很多任职20多年以上的妇代会主任表示无怨无悔,觉得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了,很知足。 二是奉献精神强。 全市大部分村妇代会主任工资占支部书记工资的75%左右,只有6000-9000元不等,其中一部分由镇计生办从各村转移支付中上卡发给妇代会主任,其余的由村里发放,有部分村妇代会主任一年到头只有5000元不到,有时还为村里垫付一些资金。在座谈中,很大一部分妇代会主任认为村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转移支付太低,支部书记工资也只有1万元左右,所以,能正确认识待遇问题。       

3 、妇代会主任工作能力强。

妇代会主任在农村发挥了引领作用,能带头干,带领干。如毛嘴镇闵台村妇代会主任熊艳红,自己先学习舞蹈,请老师教舞蹈,成立了50余人的舞蹈队,同时,利用活动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张沟镇张沟村妇代会主任李翠先通过劳务中介帮助在家的妇女到工厂做工;沙湖镇游湖村妇代会主任陈美姣和周湖村妇女主任组织本村妇女到沙湖镇企业就近上班;郑场镇天门村妇代会主任贾小枝组织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队、腰鼓队,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豆河镇新场村妇代会主任程思兰在妇女主任岗位上工作33年,对村里老人实行互助互帮;三伏谭镇雷场村妇代会主任周菊娥担任妇代会主任20多年,在村里兼小组长,管党建工作,组织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和腰鼓队,得到了老百姓认可。

4 、妇代会组织发挥作用明显

当前,妇联组织的工作环境、对象、内容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广大妇女的需要。在调研中了解到,各村妇代会组织根据本村实际,建立了以妇代会为核心,培育和发展妇女“微组织”的“1+x”组织工作模式,将妇女工作延伸到了各个角落。 一是在专业合作社中建妇女小组。 如张沟镇联谭村妇代会在联谭村养鳝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中有87%是妇女)中成立了妇女小组,培育了妇女骨干,杨林尾镇兴隆村妇代会在蔬菜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妇女组织。村妇代会利用这些骨干力量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办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全市共有12个村妇代会在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妇女小组。 二是建立巾帼志愿服务队。 2011年,在市妇联的指导下,全市共建立了600多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每支队伍30-50人。村里的这支队伍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妇女工作中,成为了村里的矛盾调解员,文艺宣传员、计生服务员、义务保洁员,成为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村妇代会发挥爱心人士的作用,以自然湾为单位,选一个中心户,挑选有爱心、有文化的妇女同志,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互助学习小组,对放学后的留守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安全教育和开展文艺活动等,帮他们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年龄、学历影响工作水平

年轻干部数量偏少,妇女工作队伍后继乏人,新老交替受到影响,年龄大虽然有经验丰富的优点,但毕竟缺乏冲劲,而且普遍不能适应电脑输录、网上沟通等现代工作方式,学历层次不高又导致开展妇女工作手段和方式略显“老套”,缺乏创新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

2、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农村村级收入有限,村干部工资从村级转移支付中列支,而转移支付从2004年至今一直没有提高,村干部工资级数普遍不高。妇代会主任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外出打工的其它家庭成员,或者靠自己从事农业种、养殖等创收,靠“做小本生意”补贴自己的也有不少,妇代会主任工资报酬不高、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3、妇女活动经费缺少影响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办公经费通常是优先保证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妇女工作活动经费捉襟见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活动经费的紧缺使得妇联开展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挫伤了妇代会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4 、妇女干部成长渠道不畅,影响妇女干部的发展

农村干部中,男性干部可以在政法村长、村会计、副书记、村主任每个岗位上轮岗锻炼,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但在座谈中了解到,农村女性干部有的工作了20多年,只在一个岗位,从事单一的计划生育和妇女工作,不能全面掌握农村工作的特点,导致优秀女支部书记人选缺乏,全市女支部书记只有8人,离省委妇女文件要求的“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10%”这一主要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对策及建议

1 、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

一是配齐配强基层妇女干部 。要以这次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妇女干部,要稳定原有的妇女干部队伍,发展新的优秀妇女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妇女工作队伍。 二是大力发展“微组织”。 要抓牢“一根线”张开“一张网”,完善基层妇女工作服务网络,努力构建以妇代会组织为核心,以女性“自组织”“微组织”为依托的“1+X”基层组织网络体系。 三是提高干部待遇和经费保障 。省委组织部[2006]62号文件明确指出,村(居)妇女委员的“报酬应相当于村(居)委员会领导副职或不低于村(居)领导正职的80%,有条件的地方可办理养老保险;对在妇代会主任岗位上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在其离开岗位时,如生活确有困难的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2 、加强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

一是加强政策培训。 主要培训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计划生育政策等等;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 主要培训党委政府关于妇女工作的最新精神、妇女工作的法律法规、上级妇联重点工作、基层妇女工作务实、女性能力素质提升等; 三是加强计算机培训 。主要培训计算机基本技能、网络培训等,便于在计划生育和农村网格化管理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3 、加强对优秀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一是建立村级妇女后备干部人才库。 将文化程度较高的、有一技之长的、年轻的农村女性加强培养,把她们积极争取到妇代会主任队伍中来;村妇代会主任工作能力强的,不是党员的要积极培养入党,是党员的要推荐参加村党支部委员会的选举;要使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100%,村两委成员中女性比例达30%;镇党委要将优秀妇女主任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是加强对优秀妇女干部的轮岗培养。 让妇女干部在多个岗位锻炼,培养她们的综合能力,让一部分优秀妇代会主任进入村主职培养视野。 三是鼓励优秀妇女干部参加公务员考试。 我市公务员招考范围已放宽至村副职,今年,已有10多名村妇代会主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有2人考入公务员队伍。要鼓励年轻优秀的村妇代会主任加强学习,积极参加考试,争取从大批参考人员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