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探索创新“121+3”产业扶贫模式

28.12.2016  07:11

创新产业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近年来,咸丰县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内容,在坚决落实推进恩施州提出的“121”(每个贫困村对接1个龙头企业、组建2个社<金融互助社、专业合作社>、发展1个主导产业)产业扶贫模式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涵,创新建立了“121+3”(121+3个社<县级1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每个乡镇1个供销合作社、每个贫困村一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径”。

  一、创新组织方式,实施“抱团式”扶贫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完善担保体系、发展主导产业,全力打造“121+3”产业扶贫模式,形成“抱团式”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市场主体“带动”。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吸引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与贫困村、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截至目前,全县186家龙头企业、60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产业面积达93万亩,其中,66个重点贫困村对接龙头企业96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7个。二是担保体系“撬动”。在全省首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恢复重建乡镇供销合作社,并赋予其新的职能,在村级组建金融互助社,打造完善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担保服务体系。县财政出资与自筹资金共同组成联合社、供销社和互助社的担保基金,撬动10倍以上的银行信贷投入。截止目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单位达105家,建立担保基金1000万元,邮储银行通过联合社担保已为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6000余万元信贷资金正在审核中;高乐山镇供销合作社完成组建,发展带动贫困户社员达1619户;66个重点贫困村金融互助社实现全覆盖,县财政为每个互助社注入担保基金15万元,农商行通过资金互助社担保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三是主导产业“联动”。按照“短中长”(短期以烟叶种植、畜牧养殖和旅游服务为主,中期以茶叶、油茶、油牡丹、猕猴桃等种植为主,长期以栽植楠木、红豆杉、紫薇、桂花等珍稀树种为主)产业发展模式和“因地制宜”原则,实施“一村一个致富产业”行动,推动66个重点贫困村村均建成持续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基地500亩以上。

  二、建立利益联结,实施“红利式”扶贫

  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建立“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形成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公共受益的“红利式”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政府奖补入股分红。制定落实《咸丰县特色农业扶贫基地“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政府把奖补资金作为村集体股份,对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基地的市场主体实行“以奖代补”入股,同时,出台《咸丰县发展生产差异化扶贫实施办法》,建立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对贫困户发展产业所需种苗、设施等实行差异化奖补,推动实现了“企业盈利、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的三赢局面。截止目前,全县1.2万户贫困户获差异化奖补资金1800万元;今年将出列的22个重点贫困村,通过利益联结全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二是资源资产入股分红。组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面清理贫困村资金、资产、资源,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贫困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等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企业以种苗、肥料、技术等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形成利益联结,农民、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按照6︰2.5︰0.75︰0.75的固定比例进行利益分红。截止目前,全县通过这一模式,建立山桐子基地4万余亩,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三是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农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再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市场主体,流转资金作为股份入股,建立产业基地,通过土地二次流转,建立农民、村集体、市场主体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比例分红。截止目前,全县通过土地二次流转,建立产业基地1万余亩,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三、注重产业融合,实施“链条式”扶贫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推进实施“旅游+、光伏+、互联网+”等扶贫行动,构建一二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链条式”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旅游+”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推进“一乡一麻柳溪”、“一乡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片区开发、连片发展,围绕县城和县内重要景点,着力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点、示范线和示范区。1—9月,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2亿元,辐射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丁寨穿洞田园、清坪“梦里龙潭水乡、花海茶园泗坝、排风园林走廊”以及黄金洞乡跨10个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亮点正在凸显。二是“互联网+”推动“网货下乡”和“农货进城”。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作用,完成“一园一馆两中心”(“一园”: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暨创业孵化园,“一馆”:以公共品牌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线下体验馆,“两中心”:县级电商运营中心、电商网货配送中心)规划,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县有平台、乡有网店、村有网货”电商扶贫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电商平台9个、物流配送中心30个、电商网点7225个,近5000余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实现创业就业梦;我县高位截瘫残疾青年向思江通过电商扶贫,不仅实现了自身脱贫,还带动1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光伏+”推动“清洁能源”变成“扶贫资源”。采取集中建设模式,投入资金4.8亿元建设50MWp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村级电站5MWp、地面电站45MWp),项目建成后,可带动66个村村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566户192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激活社会资本,实施“开放式”扶贫

  发挥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开放式”扶贫格局。一是撬动金融资本。县财政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2000万元,按1:10比例撬动10倍以上农商行信贷资金投入,政府、银行、保险按照2:3:5比例承担风险,为评级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扶贫贷款。截止目前,农商行已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58亿元。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400万元,按照1:10比例撬动农商行信贷资金投入,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发挥商会作用。成功搭建北京、广东、武汉、温州等地咸丰异地商会平台,创新开展商会扶贫工作,通过商会,积极为我县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政策岗位咨询、法律维权服务等。截止目前,利用异地商会平台,为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提供法律咨询600余人次、为在外创业就业人员挽回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成立咸丰企业商会扶贫助学基金会,募集爱心种子基金40万元,为咸丰籍贫困学子助学圆梦。三是用活财政资金。充分利用财政“过桥资金”、产业发展资金,有效缓解企业发展难题,目前,全县已为39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3.6亿元。同时,抢抓“农业部结对帮扶”、省政府“616”对口帮扶等政策机遇,借助上级帮扶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全县通过上级结对帮扶,实施扶贫项目300余个,涉及资金近4亿元。

  启示1:产业扶贫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路径。作为山区县,最大的优势和出路都在山,发展全域旅游正好契合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我县在产业扶贫上坚持“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做配套”的思路,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拓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启示2:产业扶贫要注重“短中长”模式结合。保障持续稳定增收,是产业扶贫的核心内容。我县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以“一个家庭一个就业”为指针,将“短中长”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保障贫困群众长效稳定增收的关键来抓,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长中寓短、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了群众短期收益不减少、中长期收益有增加,贫困群众快致富、真脱贫、不返贫有了可靠保障。

  启示3:产业扶贫要注重“点线面”布局契合。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是产业扶贫的快捷之道。我县在产业布局上,以“一乡一麻柳溪”、“一乡一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试点示范平台,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扶贫示范点、示范线和示范区,通过“点线面”的带动,向县域全境辐射,推动实现全县产业合理布局。

  启示4:产业扶贫要注重“多元化”投入整合。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是产业扶贫的力量源泉。我县在产业扶贫投入上,坚持把政府投入作为“杠杆”,积极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投入资金发展生产、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了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补充,将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有效破解扶贫投入难题,带动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供稿:咸丰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

  报:省、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

  送: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成员。

  发: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