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公路管理局:驻村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28.10.2020  18:43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8日电 (杨国炎 王尚文 戴鹤敏)10月的鹤峰红土,山风染香,枫叶渐红。清晨站在肖家垭口上,朝村委会方向望去,只见整个竹塔村都沉浸在一片金色之中。田野上方覆盖着一层烟雾,迷迷蒙蒙,仿佛一贴大肆渲染的水墨画,转过身来,俯瞰红土坪,只见上红土坪和下红土坪结为一体,幢幢小楼错落有致,掩映在金色的树林中,许多房屋被浓密的树木遮掩着,只留下房顶露在外面,树木傍上一层薄薄的雾霭,为村子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感觉,高远的天空没有一点杂色,像笼罩在整个金黄中的世界,使村庄显得更加宁静祥和。

  “自鹤峰县公路管理局结对帮扶以来,实施“五子”工作法,倾情帮扶红土村,才有今天这样的变化”,村第一书记刘玉成感慨地说。

   牵住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

  红土村有党员42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培养后备干部3人,其中后备书记2人,发展对象2人,积极分子2人。

  为切实贯彻落实鹤峰县委关于“高质量党建,引领鹤峰高质发展”的意见,鹤峰县公路局党总支与红土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建立新型党组织体系,结合“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同时按照结对帮学、包保负责的原则,驻村尖刀班统筹力量,对本届村“两委”实施“114”帮学提能工程,即1名驻村干部结对1名村干部,开展“四学”(学理论、学技能、学方法、学规矩)提升村“两委”干部“出海远航”的能力,筑牢农村基层战斗堡垒;他们利用每周2次碰头会及平时利用电脑操作办公开展“四学”(学理论、 学技能、学方法、学规矩)行动,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扶贫政策,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规党纪等内容为重点开展“保姆式”结对帮学,制定帮学计划和培训方案,提升新任村“两委”干部综合能力。

  目前,村两委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电脑操作均得到大幅提升,村书记基本能讲党课,懂得了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组织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尤其是在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提升较快,村支两委能团结协作开展各项工作。

  同时不断加强党的阵地建设,去年争取国网支持资金33万元用于集体经营公司和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收入稳定8万元的基础上,新建O2O实体店,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地盘。该局挤出资金14.4万元,为红土村实施活动场地建设。村委会换届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法制观念,依法治村,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

   抓住产业发展这个“钱袋子

  红土村依托本村自然地理环境,紧紧围绕“三叶一畜一药”发展模式,以叶、茶叶、菜叶、畜禽养殖业为主,道地中药材为辅的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培育具有本村特色的养殖产业,在鹤峰县公路管理局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下,努力壮大药材产业,大力发展具有红土特色的道地中药材,培育种植大户,发展白附子、玄参、竹节参、白芨、独白芨、七叶一枝花等道地中药材,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红土村已发展茶叶2520亩,带动贫困户170户;辅助产业有用材林14593.5亩,带动贫困户196户,箬叶6866亩,带动贫困户115户,土鸡4624只,带动贫困户94户,生猪1082头,带动贫困户144户,经济林980亩,带动贫困户137户,中蜂681群,带动贫困户74户,马铃薯116亩,带动贫困户116户,药材126.3亩,带动贫困户100户,花卉苗圃30亩,带动贫困户22户,青钱柳21亩,带动贫困户10户,金果11亩,带动贫困户8户;新植树造林10000株,形成了茶叶、箬叶、药材、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覆盖了403户1533人,其中贫困户232户806人。全村有专业合作社4家、种养大户56户、82%以上的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建立了利益链接,全村2个市场主体、52户贫困户获得贴息贷款297万元。

  去年争取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12万元,扩大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冷藏库,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开市场,把红土有机农产品(蜂蜜、腊肉、蔬菜、粮食、药材)推销出去,创造品牌效应,打响有机品牌,逐步向田园综合体完整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扭住文化建设这个“良方子

  鹤峰县公路管理局深挖本土红色文化、土司文化、非遗文化,邀请县老促会专家来村调查、研究并编写村志,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结合本村先进历史人物,把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组建成立红土村文化艺术团。努力挖掘围鼓、唢呐、让口调、薅草锣鼓、渔鼓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红土特色的民间艺术团体,同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支持解决相应的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丰富红土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补足精神之“”。争取解决了红土村乡村大舞台项目,配齐配强文化活动设施。投资22万元改建篮球场、羽毛球场一个,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去年年初该局还开展了“精准脱贫送文化,乡村振兴联欢会”活动,七月份组织了“禧庆祖国七十华诞,建美丽红土农民趣味运动会”,全体村民积极参加,提升农民素质,使村文化艺术团得到充分发展,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给广大群众送去文化精神食粮,不断激发干群干事创业致富的精气神。昔日打牌赌博,扯皮拉筋的陋习已除。

   拽住生态建设这个“金票子

  近年来,红土村每年享受生态补助资金达120万元,今年来,该村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组建志愿服务队,助推生态建设,扮靓生态宜居“红色旅游线”。发挥保洁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作用,使村庄道路清洁,河流畅通,山中无滥砍乱伐。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召开群众会屋场会,加强政策宣传和道理的引导,提升群众素质。二是大力开展“清棚行动”。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农户养成“讲卫生、爱卫生、护环境”的习惯,拆除影响居家环境的闲置晾棚,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全年共拆除旧棚20间2000平米。三是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做好绿化、洁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积极引导和鼓励部分农户收集买卖可回收垃圾。完善垃圾清运设施和服务。设置了以保洁员组建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实行以奖代补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收—卖—填”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

   扎进人民群众的“心窝子

  鹤峰县公路管理局深入推进“八个到村到户”,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提高群众认可度,驻村尖刀班坚持积极配合红土村,严格按照县政府综治维稳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挂钩、谁负责”的原则,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参与排查调处各类矛盾,主动作为共调解历史遗留问题15起,成功解决了14起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广泛走访群众,解决群众问题,梳理群众情绪,提高群众认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认可度。

  红土村通过全省扶贫成效检评和国家精准脱贫复查,实现全县205个行政村问题“零交办”。到目前为止,全村共硬化公路48.9公里,农网改造11个台区,新建通讯铁塔1座、200立方水池1口、100立方水池5口、150立方水池1口、50立方水池2口、小水窖166口、铺设管网12万米。据统计,2015-2019年共投入各项项目资金4100余万元,全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有机茶发展处全镇前列,全村有机茶认证面积达2002亩,今年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再建一座名优茶厂。今年底,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38万元。(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