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下岗女工爱上指尖上的文化

16.06.2014  14:02

    阳新布贴历经数百年,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始终伴随着淳厚的民风和人民对美的独到追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但是目前,它却面临着传承的尴尬境遇。即使在阳新本土,也只有少数人了解这门指尖上的文化,熟练掌握这项指尖上的技术。而胡芳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布贴达人”之一。  

幼时爱看母亲刺绣 初见胡芳,是在阳新文化馆的传习所里。在那里,随处可见布贴成品:有八卦坐垫、童帽、涎兜、马甲,还有装裱进框的工艺品。总之,一踏进传习所的大门,就能深刻感受到阳新人的心灵手巧。     在众多精美的布贴中间,胡芳正在耐心地制作着她的下一幅作品——《鲤鱼跳龙门》。只见她一手按住布贴所要固定的位置,一手熟练地将线在底布的正反面穿插。看到有人来访,她才小心地收好尚未完成的布贴作品,带着腼腆的笑容走来。     胡芳说,她与阳新布贴的故事还得从她的母亲说起。记得上小学一二年级时,一到下雨天,母亲不能下地做农活,就会在家绣枕套。“她就拿一块白布,铺在枕头上,随意地在布上弯弯曲曲地画藤蔓,然后用针线绣上去,不一会儿一朵牡丹花就出来了。”回忆起当时母亲绣枕头的场景,胡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可见她对此的印象是多么深刻。胡芳说,她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每次母亲绣枕套时,她都会凑上前去观看,而弟弟妹妹则会在一旁玩耍。     渐渐地,刺绣在胡芳的脑海中留下了越来越深的印象,她对刺绣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 下岗后与布贴亲密接触 1993年,胡芳进入阳新县文化馆幼儿园工作。她经常带着小朋友绘画、做手工,这也让她在工作的同时,享受了动手的乐趣。     1996年,文化馆内急需做成一批布贴去外地参展,这也给了胡芳第一次与阳新布贴亲密接触的机会。虽然她从未做过布贴,但也许是天生的手巧,让她很快在布贴师傅的指导下成熟起来。裁剪、粘贴、缝制,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胡芳对布贴的制作过程逐渐熟悉起来,技术也日益增长。正是有了这次与布贴的亲密接触,胡芳爱上了阳新布贴。     1999年,文化馆幼儿园关停,胡芳转到文化馆办公室上班。好景不长,2002年,由于单位效益不佳,胡芳下岗了。之后,她开过网吧,办过美容院,但始终没有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感觉。     2010年,文化馆成立传习所,胡芳等一批从文化馆下岗的女工接到通知,可按个人意愿继续在文化馆工作。“当时我很开心,马上就赶来了。”胡芳笑着说,当时她是第一个到传习所“应聘”的。     进入传习所后,胡芳正式与布贴结缘,每天跟着老布贴师傅制作布贴。打样、拼图、粘贴、缝制,胡芳不懂就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点一滴地积累布贴知识。“那时一天至少制作8个小时,但是我也没有觉得累。”胡芳说,刚进入传习所时,她热情很高,劲头也非常足,不管是什么样品,只要到手了,她就开始制作,有时候连周末都会从家里赶到办公室来贴贴补补。     通过不懈的努力,胡芳的布贴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2011年,胡芳参加全省第三届绝技绝活大赛,荣获银奖;2012年,在“湖北·阳新布贴首届艺术节”大赛中,她的作品《福寿双全》获银奖,《凤戏牡丹》获三等奖,《虎图腾》获优秀奖,同年,她被评为阳新县文体系统先进工作者。 “害怕失传”和“期待创新”     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布贴底蕴,胡芳还积极参与布贴的传承活动。她经常走进社区、下到乡镇,现场展示布贴的制作过程,提高大家的兴趣,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布贴制作的大家庭中。 2011年至今,胡芳所在的传习所在浮屠镇、陶港镇等地建立传习基地,培训年轻阳新布贴制作人员300余人,其中40余人成为新的加工制作能手。此外,她每年还带领传习所职工制作阳新布贴精品1000余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虽然自己制作布贴的技术在阳新当地已是赫赫有名了,但胡芳并不满足,“害怕失传”和“期待创新”是胡芳目前思考最多的事。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能把布贴更多地融入生活就好了。”胡芳说,目前,阳新布贴还仅局限于作为壁挂,比如衣服、背包等常用品却很少用到布贴元素,这让她很苦恼。她觉得,要想让阳新布贴更加的多样化,最大的困难还是在设计方面。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布贴队伍中来,发挥众人的智慧,一同将阳新布贴推向更高的层面。创出特色,创出品牌。这样,阳新布贴也不会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这么好的一门手艺要是消失了,将是多么可惜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