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打造鄂东经济发展新引擎

13.06.2014  21:35
摘要:  黄石是湖北长江经济带鄂东区域的重要门户,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突出,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理应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支撑。为此,当前黄石必须抢抓新的战略机遇,积极主动打造鄂东经济发展新引擎。  加快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市。...

  黄石是湖北长江经济带鄂东区域的重要门户,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突出,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理应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支撑。为此,当前黄石必须抢抓新的战略机遇,积极主动打造鄂东经济发展新引擎。

  加快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市。黄石工业基础雄厚,特钢、铜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通过扎实推进经济转型,黄石已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等八大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和以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科技服务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战略中,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一区八园”(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园区)开发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打造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8-10家100亿元大企业,发展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打造全国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商贸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黄石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在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梯度辐射长江上游的重要作用。黄石是全省继武汉之后第二个经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和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多年来对外开放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均居全省第二位,对外开放潜力巨大。黄石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发展上,应充分发挥在湖北对外开放格局中对接“长三角”前沿阵地的战略作用,强化港口辐射功能,加快建设亿吨大港,构建内外开发向更高层次跨越的前沿平台。以棋盘洲港区为龙头,完善枢纽站场布局,衔接公铁水,用全球化视野建设区域性枢纽型、现代化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以临港产业为依托,强化港贸、港城联动,拓展经济腹地,用一体化思路推动黄石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辐射鄂东皖西赣北地区,全面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构筑宽领域开放合作的战略格局。

  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打造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黄石要实现第三次跨越,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搭建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冶湖生态新区控制面积450平方公里,建设条件优越,规划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可以为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战略中,黄石将按照通过“南向融合、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思路,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沿长江经济带、省级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三大新的发展平台建设,带动大冶、阳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拉开大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建成人口过200万,建成区面积过200平方公里的鄂东特大城市,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近些年来,黄石先后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这些均为黄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战略中,黄石将牢固树立新的区域经济观,围绕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跨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实施以城市、产业、交通枢纽三大集群为核心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胆破除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束缚,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与沿江城市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作者系中共黄石市委书记、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