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银调 武汉中院化解一批疑难纠纷

18.08.2020  13:31
湖北银调中心副主任孙礼友(前排右三)发言 汪丽玲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8日电 (王田甜 申光伟)在武汉中院调解法官、湖北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的见证下,今年7月中旬,某银行贷款项目群体性合同纠纷调解协议签字仪式举行。随着借款人与某银行代表分别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一批纠纷时间长、涉案人员多、矛盾积怨深、判后执行难、维稳风险大的系列案件划上了圆满句号。

  这是湖北省银行业调解中心成功化解武汉中院委托调解的首批案件,也是武汉中院围绕“两个一站式”建设,大力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工作做出的成功尝试。

  武汉中院委托湖北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化解的该批案件共有14件,涉及法律关系长达十多年。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间,孙某等十余人在某银行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后,在武昌区某楼盘购置房产。按照合同,开发商本应于2010年5月18日交房,但开发商未能如期交房,孙某等人停止还贷。2019年3月,涉案银行向武昌区法院起诉收贷,法院一审判决孙某等14人应向银行偿还贷款本金、利息及罚息。孙某等人不服,上诉至武汉中院。

  “经调查,我们得知涉案房屋开发商早年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孙某等人购买的房屋成了烂尾楼。虽然后期交付了,但是一直未能办理产权证。为此,孙某某等人多次投诉维权,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孙某贷款时银行在房屋上设置了担保,所以银行现要求法院将房屋拍卖变现,优先实现债权。为此,孙某等人心情焦虑,多次向法院诉苦。”武汉中院立案一庭法官汪丽玲介绍。

  法官经与双方沟通,认为借款人并非无故断供。银行也有和解的意愿,案件存在调解的基础。2020年6月,市法院将该批案件委托给湖北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调解。

  经过一个月艰苦细致的努力,14名借款人终于与某银行达成了调解意见,双方共同签定调解协议:孙某等人偿还部分欠款给银行,银行解除期房抵押,房屋权属最终明确归购房人所有,长达十年悬而未决的纠纷终于得以化解。

调解协议签约现场 汪丽玲 摄

  “与以往由基层法院委托(派)调解案件不同,这批案件案情复杂、调解难度大,对银调中心纠纷化解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银调中心副主任孙礼友介绍,他表示,在该案调解过程中,银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亲自担任调解工作小组组长,抽调3名精干力量与市法院、涉事银行、购房者多回合多渠道沟通,紧盯贷款积欠、利息计算、征信封冻等矛盾焦点坦诚沟通,制定对等解决方案,依靠监管、司法、银行多方支持配合,多措并举成功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武汉中院大力引入了像湖北银行业调解中心这样的专业调解组织13家,吸收优秀调解员30余人,运用在线音视频对话、面面对沟通等多种方式,全面建设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渠道解决纠纷的现实需求。(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