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狠抓精准扶贫工作队“三个到位”

23.05.2016  10:39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郧阳区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从抓好精准扶贫包保工作队入手,采取“三个到位”措施,明确工作职责、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督促检查,高标准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

  一、身心到位。组织引导382支驻村工作队与348个村(社区)结成对子,沉身定心、长期驻村,真扶贫、扶真贫。一是身到。由走读式、随机式驻村和周末驻村转为“脱产式”驻村,单位至少2名干部与业务脱钩驻村工作,工作队每周驻村不少于3天,单位全体职工每月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不少于1次,亲临农家、亲身体验,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二是心到。按照“一包七年不变”的要求,工作队员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最核心的工作,以负责到底的心态、认真细致的作风,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工作,尽最大努力发挥好牵线搭桥、引资引智、参与管理等作用,与贫困群众一道,上下一心、左右看齐,团结一致,共克“贫关”。三是情到。包保队员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戚、朋友,从聊家长里短到帮劈柴挑水,主动融入群众,建立感情纽带,在互动互融中,激发脱贫共识,增强致富信心。

  二、精准到位。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意向,一户一法、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推进精准扶贫。一是情况精准。以一村、一组、一户为突破口,解剖麻雀,深入调研,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大到一间房屋,小到一颗白菜,细到具体位置,准到几斤几两,都逐一搞精准、逐一建立台账,为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导向精准。大力开展“百名能人大户”评选、正反典型宣传、农民演艺队巡回宣讲、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等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易信等新兴媒介,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旗帜鲜明地宣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典型,在全区树立了“勤劳致富、自主脱贫,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舆论导向。三是路径精准。围绕“五个一批”政策,按照精准施策“到村到户到人到事到点”要求,积极为贫困户谋划脱贫项目、提供技术指导、争取扶持政策等等。2015年以来,共实施项目131个、总投入10760万元,新修维修公路48公里、人畜饮水工程68处,完成生态扶贫搬迁1428户,新建高效特色产业基地2万余亩、改造基地3万亩、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45家、培育专业大户161户,创办村级电商超市23家、培训各类电商人才500余人、带动农村青年开办各类网店165个,发放小额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贴息贷款7900万元,实现近四万人脱贫。

  三、奖惩到位。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追责制度,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树立严督、实奖、重惩的鲜明导向。一是严督。实行区四大家领导包片督办、网格化管理平台督查、督导考评组实地明察暗访,特别是创新推行精准扶贫网上督导考核,驻村工作队、村、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以及群众诉求等,由1800名网格员通过“网格E通”APP或电脑,及时准确上传到网络管理平台,“一网督清”。2015年以来,共收集到民情信息2996条。二是实奖。出台了《郧阳区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检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点,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加大对优秀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员的奖励力度。2015年,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的30支先进工作队、4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三是重惩。制定《郧阳区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不能按时完成脱贫任务以及工作中违反纪律等现象,不仅追究驻村工作队的责任,还追究乡镇党委的监管责任,先后约谈相关责任人3人。奖惩分明的制度,形成了抓精准扶贫的“风向标”,在全区掀起了积极主动投身精准扶贫的工作热潮。

  郧阳区精准扶贫指挥部综合组

  2016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