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退休福利院院长康复驿站里当护工

23.03.2020  05:51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2日电 请问咱们康复驿站有多少人,目前大家的健康和生活情况怎样?”“这个驿站全是老人,目前他们的健康状况不错,老人们享受的是亲情化、个性化、网格化服务。”这是3月22日上午,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床位保障组隔离点专班督导组工作人员张林林与武昌区省财苑康复驿站“护工”黄莉的一段对话。

  福利院院长退休当护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老年人成了易感人群。为了做好特殊群体的疫情防控,武昌区民政局首先想到了黄莉、刘寿琴两位从区福利院退休的老院长。

  接到通知后,黄莉、刘寿琴二话没说,带着简单的随身生活用品赶赴康复驿站报道。有着35年护理经验的他们,首先培训新招来的17名新护工,面对新护工非专业、零经验,黄莉、刘寿琴为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实施办法。他们用心、用情,用行动走近老人,用亲情拉近距离;每位老人的需求不一样,需要个性化服务;网格化管理,一位护工专职服务几位老人。怎样为患有压疮的老人换药、清洗伤口,为瘫痪老人理发更衣、翻身洗漱、端屎端尿、喂饭喂药,两位老院长连续三天手把手培训,将这些基本功一一教会。

  3月7日,首批出院的51名康复老人集中安置在了省财苑康复驿站。他们中最年轻的70多岁,最年长的90多岁,大多都是失能、失智或半失能老人,全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照顾。两位老院长从3月7日至今没有离开过康复驿站。

    康复驿站里用真情去守护

  有着35年护理经验的黄莉和刘寿琴对老人最了解,长期的工作经验,通过观颜察色和聊天就能知道老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3月14日,57岁的罗桃红(化名)新冠肺炎康复后被武昌区送进了凯莱熙康复驿站,身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她睡在酒店的席梦思上很难受,刘寿琴来到她的身边一眼就看出了罗桃红的心思。“您等着,我想办法为您换个木板床来。”刘寿琴边说,边走出房间。她从酒店借了个推车,从区福利院里搬来了木板床。

  3月17日,康复驿站进来一名89岁的半失能老人孙爹爹。孙爹爹和老伴因新冠肺炎在医院住了30多天,爹爹先出院又来到康复驿站,在房间里坐立不安。黄莉走进房间看到老人的一举一动,二话没说,“走,爹爹,咱们‘父女’两出去走走。”黄莉拉着孙爹爹的手笑眯眯的走出房间,来到康复驿站活动室,“父女”两有说有笑的聊着家常。

  “爹爹,好几天没有见到婆婆了吧?”黄莉问道。“是的,我都急死了,不知道婆婆现在怎么样了,我们老两口只有一部手机,没法联系。”孙爹爹说。“没关系,我有手机,请问您老伴的手机号是多少,咱们现在就联系她。”黄莉麻利的掏出手机,拨起来了对方的电话。很快,电话那头传来了孙爹爹熟悉的声音。“婆婆,现在怎么样?好些没?”孙爹爹迫不及待的问道。“是你呀,你放心吧,我也快出院了。”看着两位老人开心的聊天,一旁的黄莉心里也踏实了。

  “母女”重逢情更深

  黄莉和刘寿琴是原武昌区福利院院长和副院长,两人都在福利院工作了35年之久,深爱着福利院每一位老人。省财苑康复驿站有很多是原先她在福利院服务过的老人,虽然身穿严实的防护服、口罩和防护镜,但是老人能通过声音识别熟悉的老友。

  3月18日,“李梅妈妈,知道我是谁吗?”黄莉神秘的问道。“你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好熟悉的声音呀,你是?你是黄院长?是的是的,你就是黄莉。”李婆婆开心、坚定的说道。这时黄莉早已把双手扶在了李婆婆的手上了。“李妈妈,好想您呀,两年没见了。”“是呀,我也很想你呀。”“母女”重逢,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

  “你的脸色不太好,老毛病又犯了吧?”李婆婆知道黄莉的心脏不太好,休息不好就会犯病。“快六十岁的人了,安着点,不能劳累过度。”李婆婆关切的说。这几天,黄莉的心胀病又犯了,2月22日中午,她抽空来到住地一边吸氧,一边做笔记。笔记本中记录着每位老人健康状况以及老人生活习惯。在她的笔记本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守护好每一位老人,直到每一位老人康复回归家园。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