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车间搬到乡村实现村民就业梦

12.05.2020  01:00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1日电 (朱丽君 杨雯)5月9日,在位于远安县旧县镇安鹿村的鸿永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30余名“工友”正手拿笔刷,仔细的将染料涂刷到每一个八爪鱼造型的模具上,手上的功夫一刻也不停,旁边已经完成的工艺品密密麻麻堆满了桌面。

  胡云在远安县经营着一家技术培训学校,受今年疫情影响,不少学员待业在家。学员中大多数老家在农村,如何帮他们找工作成了他的心事。

  前不久,在泉州某礼品公司当职业经理人的前学员高伟和他聊天时提到,当地做欧美市场小工艺品出口的企业经常缺货,可以试着做些工艺品代工。于是,建立“乡村车间”的念头油然而生。

  “让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梦”。胡云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县扶贫办、人社部门、镇村的大力支持,4月中旬,“乡村车间”正式开业,主要生产树脂工艺品彩绘。

   走外贸出口 小车间产销两旺

  “这批货后天将发往福建泉州的外贸公司,统一销售到欧美市场。”负责人胡云介绍说,目前已接到200多万元订单,工期排到3个月后。通过高伟的牵线搭桥,胡云与泉州一家外贸公司达成“点对点”供货协议,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泉州公司频频向小车间投来订单。

  没有销售的后顾之忧,工友们也抢抓工期加劲生产,小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不远处的仓库里,堆成小山的已完工手工艺品正等待物流车上门取件。“采用计件工资制,多生产就能多拿钱,做熟了一天能挣80多块钱,乡亲们都干劲十足”车间厂长谢玉伟说道。

  目前,车间熟工平均每天能描70多个工艺品,整个车间一天加工1500多个彩绘工艺品。

   “工厂+农户”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梦

  “在家门口打工增收,不仅能照顾到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还能帮着老人发展种植养殖业,生活有盼头!”家住洋坪镇集镇上的梁艳一边忙着手中活计一边说。

  因为手艺好、为人热情,42岁的梁艳鸳很快成为车间的“老师傅”。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妈妈,每天下午4点,梁艳鸳就搭乘农村公汽回家,为家人准备晚饭,偶尔也把手上的活儿带回家,挣钱的同时也陪孩子上网课,加工车间灵活弹性的工作方式帮她实现了挣钱和顾家“两不误”。

  “工厂+农户”的方式很快得到周边村民的一致欢迎,村民经常利用干完农活的时间,到工厂干计件、计时活填补家用,目前,车间共吸引当地村民35人来务工,带动“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等重点人群月稳步增收。

  “手工艺品车间门槛低,对用工要求不高,只要手脚灵便就行,更适合特殊人群和贫困群众。”车间厂长谢玉伟介绍说。

   来了就不想走”亲情式服务暖人心

  除了本镇村民前来务工,食堂、餐补、提供出租房、交通补贴……贴心周到的配套也吸引了偏远乡镇的村民。

  “车间考虑到我所有的后顾之忧,我只需要安心学技术多挣钱了”家住河口乡的王国鈺是刚来车间一个月的新人。河口乡是距离旧县镇30公里的另一个乡镇,从村委会微信群得知招工信息后,她第一时间报名了。现在和车间的其他4名工友,早晚统一搭乘公司公车上下班,居住在公司统一提供的出租房,非常方便。

  今年44岁的李丛容是安鹿村的村民,患有听力障碍,因残致贫。刚来车间的那段时间,每天要花费20分钟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我的耳朵不太好使,为了我的安全,车间每月多给我100元的交通补助,叮嘱我坐农村公汽上班。”谈到这里,李丛容的眼角闪烁着泪光。

  “虽然听力不好,可我双手干活还是麻利的很。”憧憬未来,李丛容的笑了起来,笑容里是自信,更是知足和感恩。

  如今,700平米的车间坐得满满当当的,大家边忙着手上功夫边拉拉家长里短,车间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一派繁忙、祥和的景象。

  远安县就业局翟少华介绍,农村就业车间的兴起,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群众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不好兼顾的问题,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远安现有6个农村就业车间,已为百名农村劳动力提供增收渠道。今年将在乡镇打造4个独具本土特色的乡村“就业车间”,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村民人均月增收2000元。

  河口乡篾编藤编工艺品加工车间预计下个月投产,花林寺镇根雕民间工艺品加工车间正在抓紧筹建中。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