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准扶贫探访(三)

09.07.2015  11:47
          从“漫灌”到“滴灌
          在海雀村里的扶贫档案中,每一户的“穷根”都记录在册,“因病、因灾、缺资金、缺技术……”简单直观,一目了然。
          找准了穷根开药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兜底;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地方,逐村逐户找项目;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的群众,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实现异地脱贫……这种对症下药的方式,当地扶贫干部形象地称之为“梳辫子”。
          海雀村第一书记詹以香结对帮扶村里贫困户朱学友,针对朱学友缺乏技术的致贫原因,詹以香鼓励和帮助他发展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去年朱学友家喜收1万多斤土豆,今年詹以香又争取扶贫资金为朱学友买来3头牛犊,朱学友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店乡老寨村贫困户黄国迁长年种植板栗却收益平平。帮扶人员经过考察发现,当地土壤并不适合种植板栗,建议他改种蔬菜。如今黄国迁依托县里的扶贫项目发展了3个蔬菜大棚,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
          同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贵州实施“六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举措,即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每一户都建档立卡,有帮扶图表,有帮扶内容,有帮扶举措。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不同的贫困程度,实行不同的补助标准,从“漫灌”到“滴灌”,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从“输血”到“造血
          在赫章县,刚刚成立了一个新奇的机构,叫“核桃局”。“因为‘核产业’发展迅猛,所以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局。”局长曹景富也被人们戏称为“核局长”。
          放眼望去,赫章县农村到处都是核桃树。全县核桃林发展到160万亩,面积全国第一。
          该县农特产品加工工业园区,落户了赫之林食品、金果缘核桃等16家龙头企业,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木等深加工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
            小小的核桃,给赫章贫困山区带来了无限希望。曹景富介绍,赫章县核桃年产值10亿元,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5000余户,每年为农民人均创收1000元以上,惠及60余万人。
          贫困户种核桃,每年每亩可获政府种植补贴250元。王勤江家中30亩核桃今年进入盛果期,预计年收入可达6万至8万元。他笑着说:有了坚实的摇钱树,我们再也不怕返贫了。
          发展是最大的扶贫,没有产业,扶贫不可持续。贵州各地靠山吃山,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新路。“被动脱贫”靠不住,增加内生动力是根本,从“输血”到“造血”,贵州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
  从“单一”到“聚合
          赫章平山特色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西瓜、香梨、西红柿等大棚蔬果长势喜人。两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如今脚下已悄然孕育着1万亩黄桃、1万亩蔬菜、1万亩樱桃和1万亩中药材“4个万亩”工程;
示范园的主人是鲁源高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平山乡从山东引进过来的企业。公司负责人王卫东表示,这里属高寒地区,是种植蔬果的宝地,只可惜当地农民守着“宝藏”戴贫帽。公司落户后,3000户农民组成了专业合作社,用土地参股,实现了农企双赢。
          思路一变天地宽。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盘活了优质资源,优化了扶贫模式。
在贵州,扶贫工作不再只是扶贫部门的事,财政、卫生、民政、金融、教育等部门劲往一处使,共下一盘棋,“大扶贫”格局正在构建——
          贵州财政紧张,但扶贫投入毫不吝惜,十二五以来,全省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资金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14.1%提高到2014年的17.7%。
            金融部门不再“嫌贫爱富”,贵州省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实施办法出台。
            扶贫担保贷款、贴息贷款,使财政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了数十倍的商业贷款,让更多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能扶的“扶起来”,扶不起来的“保起来”。对无劳力的特殊贫困户,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与扶贫工作结合,出台了民政救济、危房改造、大病救助、计生户救助等一系列扶贫“兜底”政策。
教育部门在“扶志”与“扶智”上精准发力,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把扶贫之水“”在穷根上,“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贵州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153元提高到2014年的5909元,全省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从9.4%下降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