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闯:下乡小记

29.05.2014  03:17

近日,笔者下乡到容美镇屏山村入户调研。所到之地是相对人口稀少、较为偏僻的九组。一路所见所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里的百姓很纯朴、很勤劳。 每到一户,所见到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很热情。有的老人请我们坐,还先用抹布把椅子擦干净,生怕弄脏了我们这些“干部”的衣服。对我们所提的一些问题,总是很耐心的回答。其实很多问题和这些老人有什么关系呢?走进每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悬挂一满屋的腊肉。到有一家,正在吃早饭,小方桌上炖的是满满一锅肉,好香。我问老人,天天都有肉吃吗?老人回答说,是的,肉一年吃不完。到每家每户的猪圈内一看,都是四、五头在圈内养着。这里的百姓很勤劳,难怪天天有肉吃。

这里的百姓还穷苦,还落后。 走了很多户人家,在我看来,这里的百姓充其量解决了温饱问题,有肉吃,有米饭吃,但仍在困苦中挣扎,离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有的百姓家房屋很破旧,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由于地处偏僻,百姓增收的途径很有限。很多百姓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有的百姓家腊肉吃不完,在屋内挂了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时间放长了,腊肉也就不好吃了,为什么不想着把这些吃不完的腊肉变成钱呢?也许中国人饿怕了,总担心有一天会没有吃的吧。

这里的百姓有三难。 一是孩子上学难。走了七八家,都是一样的情况。凡是家里有孩子读书的,都得家里安排一个大人在城镇租房陪孩子读书,有什么办法呢?孩子读书是大事,什么事都得为这事让路。这无疑给仅仅解决了温饱的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很显然,供孩子上学是一个家庭最沉重的负担。相比城镇居民,这些地处偏远的百姓又多了一笔大的负担。二是看病难。我们这些“干部”下乡是车接车送的,走不了几步路。但这里的百姓,如果有个三病两疼,怎么会有车呢?看病往返至少要一天时间。联想到自身,住在城镇中心,都感觉看病难,看病贵。想一想,这里的百姓,看病真是难于上青天啊!这里很多的人病了,都是拖好的。三是老人安度晚年难。走完了整个九组,只见着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其他的都只有老人在家。年轻的,要么送孩子上学,到了城镇;要么外出打工了。一位老人告诉我,她的儿子在浙江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如果在家种地,年成不好,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留在家里的老人,不管什么情况,没有一个能轻闲的。要喂猪,要种地。一位老人年过古稀,身体不太好,可到老人的猪圈内一看,喂着5头猪。我很奇怪,既然身体不好,干吗还喂这么多猪?老人苦笑着说,自己要吃,孩子们回来了也要吃。我鼻子一酸,不禁想起古人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在的孩子都把年迈的父母丢在家中,自己出去了。也许他们是迫于生计,别无选择吧。可留在家中的老人,实在是承担了太多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和负担,他们是不是生活得太苦了。

心情很沉重,很无奈。 走完了整个九组,这里百姓的纯朴、热情、勤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感觉这里的百姓生活还是很苦很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上没什么文化生活。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舒心的笑容,麻木的表情中折射出的更多的是叹息和无奈。外面世界的精彩与他们无缘,困苦的生活使他们显得更为苍老。生于此、长于此,也许就注定了一生悲苦的命运。在这里,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孩子上学、百姓就医的问题,怎么解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外出打工和在家种地收入差距太大,年轻一辈的怎么会选择留在家里?老人又怎么可能安度晚年。

面对这些地处偏远的贫苦百姓、留守老人,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对于他们,我们还有多少感情。对于他们的疾苦,我们是否已经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我们是否该想想,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也许我们无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把更多的经费、更多的精力用来力所能及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平日多抽时间到偏远困苦的百姓家里坐一坐,听一听他们的心事,为他们的家庭发展出出主意。组织医疗专家为他们搞一次体检,为他们家中的农产品找一些销路。我们起码要让他们体会到,他们虽然很贫穷、很落后,但并没有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能让他们感到温暖的不仅源于自然的阳光,还有一份来自人间的温情。

责任编辑:陈  军

稿件来源:鹤峰县卫生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