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职工培训,如何“转型升级”?

28.10.2016  17:32

转型升级 培训助力李法明画

编者按

中国制造2025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如何培养与智能制造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除了传统的职业院校,企业针对职工的培训也是其中重要一环。然而国内相关培训机构资质不足、师资水平不一、企业自身缺乏动力等现状制约着职工培训的转型升级。如何引进培训资源,向制造业先进国家学习,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思考的话题。

10月1日,《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正式实施。此次补贴政策扩大了补贴对象,增加了补贴项目,提高了补贴标准,以期更加有效地激励一线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

10月16日,中山市总工会实施《2016-2017年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百万职工大培训,加强职工素质教育,面向全市职工开展160场公益课;

……

近段时间,广东各地相继出台加强职工培训的相关措施。随着中国制造2025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迈开了大步。记者调查了解到,广东已意识到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不少市区纷纷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智能制造,最缺的是人才

据广东省人社厅发布的紧缺人才需求缺口信息显示,截至5月27日,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总数达45335人。其中,佛山市人才需求缺口最大,为5992人。

根据《佛山市2016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一季度需求人数为13092人,同比上升31.04%。其中,制造业用人需求占45.82%。《分析报告》显示,64.04%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40.8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能等级有明确要求。

然而,专业技术熟练的技工依然紧缺,中级技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2.5。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不少企业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

“现在智能制造最缺的是人才。企业购买了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或自动化解决方案设备,但国内能操作的人非常有限,一般普工达不到目前岗位的技术要求。而要学会操作,需要一定的周期,不是上岗两三天就能上手的。”佛山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瑞平告诉记者。

佛山宗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涉外的招商平台,同时也是德国商会的重要会员。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羿曾参观过宝马在德国的生产线。他发现德国工人对不同的零部件都有自己的理解,同一工种的职工,所用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效率都非常高。相比之下,国内生产线职工更多是在机械重复地工作。”

而技术型人才的紧缺更导致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以3D技术为例,全国3D大赛组委会秘书长、3D动力总裁鲁君尚表示,目前我国3D人才的缺口达800万,特别是在操作层面缺乏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人才培训,面临升级困境

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但在国内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级技工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由于相关培训机构资质不足、师资水平不一、企业自身不愿支付培训经费等原因,职工培训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记者采访发现,现在市面上的职工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职工培训的准入门槛过低,缺乏一定行业标准正制约着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一家机器人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机器人市场火热,相关培训机构受到企业热捧,机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但据不少企业反映,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并不是从企业和工厂一线过去的,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并不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懂得还没有学生多。”埃华路(芜湖)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吴金蓬说。

专业的职工培训机构不可靠,企业内部的职工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周羿对中德在这方面的差距进行了对比。在他看来,国内的职工培训大多属于流水线式,用同样的教材教不同的学生。职工去参加培训,老师讲课,学到多少,则通过考试检验。而在德国,职工培训更多是以问题和工作为导向,是职工遇到什么问题,就找师傅请教。“每个学生的诉求不同,师傅培训的方法也会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培训费用也是影响人才升级的障碍。“培训成本非常高,这笔费用谁来出呢?大部分工人是无法支付的,让一个普通工人花几万元上一个课程并不容易;而很多企业也不愿意出,他们担心职工学成后被挖走了。”周羿说。

引进资源,打造服务平台

“人才培训是比较困难,但我们正在走出第一步,慢慢将这件事做起来。” 蔡瑞平说道。

蔡瑞平所在的佛山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中德工业服务区,是一个通过展会将企业聚集起来的公共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的功能包括研发、销售、协同创新和培训等。

此外,为解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问题,今年9月11日,深圳市政府、纽伦堡市政府、纽伦堡中法兰肯地区工商会等三方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合作三方将通过多方会议、对话论坛和派团互访等形式,推动两地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和培训人员之间的交流。另外,还将积极促成中方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层和教师在德国和中国参加进修、考试等项目活动,结合深圳实际,积极促成德国驻外商会在深圳市开设职业教育、再培训课程,与深圳职业教育市场接轨。

合作还包括选择合适的职业学校和大学作为合作中心,使之成为深圳与德国驻外商会示范院校,并根据深圳具体需求,加强职业再教育领域的专项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标准,提高深圳职业教育水平,为所需领域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延伸阅读

职工有权利享受在职培训

国务院于2010年就曾发文明确要求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要求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

意见指出,企业应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单位职工不但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集体福利的权利,还有接受岗位培训、后续教育的权利,为此需要一定的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