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和谐社会——襄阳市保康县妇联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22.10.2014  11:57

  保康县是省定贫困县,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57个村、19个社区,共有27.8万人口,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5万人,全县共有留守儿童4786人。近年来,保康县妇联在省、市妇联的指导下,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以真情关爱为主线,以亲情帮扶为重点,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对全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极力为留守儿童做实事、办好事,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争取领导重视,不断优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环境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省、市妇联的要求,保康县妇联对全县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做了专题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县委、县政府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大事、好事、实事,纳入创新社会管理大局,列入综治平安建设重点攻关项目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年初,为了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设,保康县以保政办发[2014]21号文件制定下发了《保康县2014年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孟艳清同志任组长,副县长李新菊同志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妇联、县教育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11个乡镇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制。二是明确目标任务。为了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思路,并将目标任务细化,分别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实行项目化管理,与各乡镇、县直成员单位签定工作责任状,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严格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求责任单位定期汇报,反馈情况,定期交流,研究、部署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三是建立监管平台。县妇联对全县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管理平台,涵盖全县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实际监护人基本状况等多方面内容,实行动态录入、动态监测、动态服务管理,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四是完善工作制度。针对关爱工作重点和难点,县、镇妇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结对帮扶、上门走访、心理疏导、家校联系、监护人培训、定期反馈、关爱慰问、安全应急等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易于操作的工作制度,有力的推进了关爱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为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康县妇联注重宣传,做好舆论引导。一是下发活动方案。多年来,县妇联结合不同层面,选择工作重点,利用“六一”等节日,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活动方案、发放倡议书、宣传单等到多种形式,动员更多的“爱心爸妈”加入到结对帮扶活动中来,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奉献爱心。二是利用媒体宣传。保康县妇联联合广播、电视台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儿童发展纲要》等有关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的法律法规。拍摄制作了《关注留守儿童》等专题片,通过专题片真实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宣传,博取了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增强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典型宣传。近几年来,保康县建立的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六一”期间,县委对作用发挥突出的5所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和30名优秀留守儿童进行了表彰,通过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真情帮扶,整合关爱留守儿童社会资源

1、突出真情帮扶。近几年来,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健康、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保康县妇联重点从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关爱、学习上解疑给予真情帮扶,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县妇联联合关工委、工商联、总商会、巾帼创业带头人联谊会发出向“贫困、留守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得到了全县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几年来,各界爱心士共向贫困留守儿童捐资捐物达50余万元。县妇联动员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及相关单位结合“群众路线教育”“五联”、“巾帼扶贫助困”活动及挂钩扶贫工作,广泛开展了“爱心爸妈”结对帮扶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乐当“爱心爸妈”,主动深入社区、学校、结对帮扶村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2、创新活动载体。一是招募“爱心爸妈”队伍。几年来,保康县妇联通过发倡议,广泛宣传,目前全县共招募“爱心妈妈”2340名,“爱心爸妈”分别与  “留守儿童”结成了对子,在招募的“爱心爸妈”中,不仅有妇女干部,还有部分富有爱心的男领导干部,通过开展“爱心爸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就是让她们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少年儿童的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照顾、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志愿服务的意见,更好关爱留守儿童群体,县妇联在全县发出倡议,建立了一支100余人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队,每个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实行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志愿者通过与留守儿童见面交流,从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思想教育、文体特长辅导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服务,让留守的孩子在关爱中茁壮成长。三是开展关爱活动。一直以来,县妇联把关注贫困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作为履行妇联职责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倡导“儿童优先”原则,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做到生活上关爱、思想上关怀、成长上关心,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丰富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5月23日,县妇联在后坪镇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组织开展了以“父母远离  关爱不离  传递温暖  亲情无限”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16位爱心企业老总与留守儿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简单有趣的亲子游戏,使孩子们在浓浓的爱意中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和快乐。5月29日,县妇联组织13家县直单位驻马桥“三万”工作队和马桥镇部分爱心人士为马桥镇100名留守儿童的微心愿进行了爱心圆梦。随着关爱活动的深入开展,“爱心爸妈”队伍越来越壮大,更多的热心人士不断加入到其中,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爱心爸妈3000余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55场次,捐款20余万元,捐物9880件。四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切实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让贫困留守儿童一个不辍学,县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动员社会力量为我县就学困难的留守儿童给予经济上的帮扶。几年来,县妇联多方争取,共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60多名,使贫困留守儿童顺利完成了学业,圆了他们的求学梦。

四、建立阵地,搭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平台

今年,保康县妇联继续将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为18所新建爱心服务站及时配置设施、物资的基础上,又在马桥镇探索建立了首家流动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吕克宪同志出席了流动爱心服务站成立仪式并授旗。仪式上,10名“流动爱心妈妈”与20名留守儿童相互交换了爱心结对帮扶卡,并赠送了爱心礼品。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69所。县妇联为每一所留守儿童服务站配备电脑、桌椅、书柜和体育器材等。几年来,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发挥了教育、联谊、服务三大作用,各服务站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了留守孩子的生活,县妇联还免费为留守儿童开设亲情电话、设立心理咨询室,让他们能够随时与父母通话、交流,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使服务站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倾诉心声、开启心灵之窗之地。

五、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关爱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妇儿工委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重要节日邀请县主要领导参加庆祝活动,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工作动态,共同研究关爱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建立督查激励制度。县妇联一方面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将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纳入2014年妇联业务目标考核责任制范围,年底实行硬帐硬结;另一方面加强督办指导力度。县妇联多次组织专班深入到各乡镇和各个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查看活动阵地和资料档案建设情况。多次联系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对软硬件建设好、活动开展丰富、作用发挥明显的爱心服务站进行宣传报道。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县镇两级政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寄宿制学校以及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开展活动所需各项资金投入到位,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近几年来,保康县妇联虽然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县妇联将继续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探索符合保康县实际的、科学的留守儿童帮教体系,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之下,快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