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湖北行]朱有发:四十余年专注质检创新

07.12.2016  18:42

人物名片:

朱有发,男,1957年出生,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验中心高级技师。取得国家专利4项,国家发明奖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市职工创新成果奖6项,武钢公司级创新成果奖10项。自制熔融炉为武钢创造效益260多万元。

“作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创新,又怎么去创造价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是工匠。”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化验分析工、高级技师朱有发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

朱有发在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整整40余年坚守

一个专业干上一辈子

身着卡其色的工作服,眼前的这位武钢人和其他同事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截止目前为止,朱有发已从事质量检验工作整整42年。在这期间先后完成30多个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取得国家专利4项,国家发明奖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市职工创新成果奖6项,武钢公司级创新成果奖10项。

42年的时间,全部都投入到了质检工作上去,用朱有发自己的话叫“一个厂·一个专业·干上一辈子”,专注的背后更是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工作的坚持与热爱。1976年朱有发以“优秀知青”的身份踏入武钢时,当时正好被分配到质监部门,“跟其他工人不太一样,质检工人每天身穿白大褂,总有一种非常神圣的感觉。”

朱有发在工作室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三十年过去之后,2007年,朱有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武钢第一个以工人技师以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朱有发创新工作室。在朱有发的带领下,该工作室所在的武钢质检中心炼钢站每年承担着武钢4000多万吨500多亿元的大宗原燃料以及300多个品种的质量检验工作,先后完成了20多个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解决质量检验、技术改造、设备运行等方面出现的许多疑难问题,为武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的价值是通过劳动成果来进行展示的。自己的创新价值和技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企业也得到了实惠。”朱有发说,整个武钢的矿石原材料全都是质检中心把关,把准确性检验好就是对武钢最大的效益。

搞懂了就是自己的财富

搞不懂永远自己都是外行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质检工人华丽转身成为一名高级技师,这一路,朱有发付出了太多努力。早些时候,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在工作期间经常报名参加厂里的培训班,并且自学《化学分析》等多本专业书籍与教材,大量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时常记录陌生术语与实验难题。1986年,朱有发还参加了为期一年半的业余分析化学培训班,酷暑寒冬都无法阻挡他学习的热情。

“只要是对工作有利的培训,我一定抽时间进行培训”朱有发说,自己已经不记得之前到底参加了多少培训班。“电脑,编程,化学分析专业等等太多了,我这个人非常喜欢学习,遇到搞不懂的问题总想把它弄明白。有些事情,搞懂了就是自己的财富,搞不懂永远自己都是外行。”

每个成果背后都有故事

创新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

在采访过程中,朱有发反复提及这句话:每个创新成果的背后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因为有些问题都是瓶颈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我们工作室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研发出成果,企业的发展就是要靠不断地创新”。

朱有发操作埚模分离式熔融炉2代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朱有发工作室的一个屋子里,摆放着4台埚模分离式熔融炉。其中一个是进口日本的,剩下三个都是由朱有发自行设计的一代、二代、三代产品。据悉,当年从日本进口一个电热式熔融炉价格高达7万美元,而且用不了三个月就要更换。凭着一股韧劲儿,朱有发从2004年开始,总共用了500多个日日夜夜,期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2006年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国产熔融炉。而这也是朱有发人生的第一个专利。在此之后,朱有发先后对设备进行两次更新换代,不断优化熔融炉操作系统,极大解决了以往因熔融质量不够稳定而影响矿石检验准确性的技术难题,并且减弱了此前操作强热强辐射的问题。如今这套设备已被国内的钢铁同行广泛引进使用。

除此之外,由朱有发发明的矿石试样快速干燥装置、烧结矿全自动转股实验装置、X射线荧光分析试样电热式熔融炉、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动测定仪等也开始被钢铁同行诸如鄂钢、马钢等逐步应用在产业链的相应环节,“毕竟我们研发的东西也是行业需要的东西”。

朱有发现场操作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动测定仪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朱有发现场介绍活性炭中活性度全自动测定仪工作原理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可以说技术创新不仅要着眼于生产服务需要,更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此前有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因为操作失误将手指肌腱切断从此丧失了指甲的发育功能。朱有发于是带队升级原来的质检装置,由此发明了管式燃烧炉自动进样装置。如此一来,机器作业不仅代替了人工操作,大大避免了此类事件发生,而且更缩小了人工操作不一所可能带来的分析误差,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

转型阵痛迎接挑战

让创新力量不断“走出去”

目前,中国钢铁产业正经历着转型阵痛,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厉的环境治理压力,可以说挑战巨大。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升级必然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刚进武钢那时候人很多,但效率不太高,原因就在于技术比较落后,后来随着不断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人越来越少,反而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这么多年来,也证明了我们不是靠工作量而是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升级换代的,这些技术创新也在慢慢促使武钢在生产工艺和生产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朱有发由此谈到了之前发明的废液全自动中和排放装置。

工作室外正在运行的废液全自动中和排放装置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据了解,该项目投资50万元,而在节能环保方面,2015年单就武钢质检中心所在的武钢青山本部主要环保改造项目就投资了两个多亿的专项改造资金。不仅如此,技术创新为产业转型创造可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减员增效。

如今朱有发的工作室还经常会参与检验分析能力验证,以进一步检测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并积极参与修订、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而这不仅是是体现工作室技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新力量不断“走出去”的重要展现。

匠心情怀薪火相传

把事做完是工人 把事做好才是工匠

如今,在朱有发的指导和工作室里技术骨干的努力之下,朱有发工作室目前已经培养了4个高级技师,7个技师。朱有发认为,现代竞争不仅仅是要技术创新,更要不断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培养高精人才是现代企业一个非常突出和紧迫的任务。

“工作室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但他们要成长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这一代马上就要面临退休,谁来接班是个问题,所以现在一定要尽快把他们带出来”说这话时,朱有发显得尤为激动。

工作室里的技术骨干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路在自己脚下,怎么去走,只有靠自己。我们一定要有决心和信心,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走,但我自己知道要怎么走。作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创新,又怎么去创造价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是工匠”。这大概也是朱有发激励后辈不断前行不断成长的肺腑之言吧。

谈到“退休”的话题,朱有发这样说:从知青返城到现在,我一辈子都在武钢,干了一辈子,一辈子的情结都在这里,即使哪一天退休人走了,心还在这里。他表示,退休之后,自己还会利用业余时间为武钢进行服务和指导,“如果企业需要,我仍然会全力以赴参与到工作中去。”这份武钢人的责任感似乎早已深深地扎进了朱有发的骨子里(魏金金)

相关链接:

大楚网:武钢59岁老师傅自制熔融炉 摆脱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