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马锐的创业轨迹:“穷小子”逆袭成古建老板

17.07.2017  23:00
马锐在电脑前忙碌(资料图)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7日电 (卢正利 吕义兴) 他,没有殷实的家境,没有学历的光环,是位典型的草根小人物。他脚踏实地,历尽坎坷,终于在古建行业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叫马锐,1973年出生于大冶市殷祖镇洪口村。这是一个四面环山,极其偏僻的贫困小山村。自从16岁离家外出打拼,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如今,这位浪迹天涯的游子,怀揣亿万归来,他发誓要改变家乡的穷山恶水,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童年丧父 十五岁挑起家庭重担

  马锐出生在洪口村马对于湾一个贫寒家庭,母亲因患病常年卧床不起。刚满15岁那年的秋天,马锐的父亲和祖母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留下了他和母亲及两个不到十岁的弟妹。“由于家里几代都是单传,一个近亲的人都没有,父亲和祖母去世时的安葬费,都是村里的好心人凑的。”回忆当年的家庭困境,马锐至今无法忘怀,凄然泪下。面对困境,作为三兄妹中的老大,马锐不得不选择辍学,靠上山砍柴卖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那年头,柴一分半钱一斤,一担柴才卖一元钱。”马锐说,尽管辛苦一天,也维持不了一家人半饱的生活。为了省钱,他家一年到头几乎不吃肉,家里吃的菜都是房前屋后种植的。

  1989年,马锐在二舅爷的介绍下,离家来到大冶城区附近的罗桥乡学泥工。这是一份又苦又累且枯燥乏味的差事,他却十分珍惜,整天一丝不苟忙碌在工地上。次年,马锐来到湖南永州二舅的建筑工地,边打工边自学油漆彩绘和工程设计。一年后,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独立承包了永州蓝津渡水电站的假山喷泉工程。然后,他将赚到的两万元钱带回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临时稳定了一家人的生活。

   历尽坎坷 跻身亿万老板

  1992年,马锐前往湖南“跑工程”,由于各种原因,他在那里闲呆了6个月分文未赚,空手而归。次年,他“转战”河南孟县、洛阳白马寺等地,顺利承接了牌楼、凉亭、游廊、喷泉等大小工程5个,赚得20万元。可是,当他再次在河南洛阳承包一陵园建设工程时,除了把原来赚到的20多万元全部亏进去,还欠下了3万元的债务,马锐再次陷入生活困境。

  1996年,马锐怀揣500元钱只身前往新疆塔城,去寻找正在那里承包工程的三舅,谋求发展。经过三天四夜的火车抵达新疆时,口袋里仅剩下5毛钱。由于没有及时联系上三舅,他一天一夜只吃了一个馕饼……。

  1997年,不服输的马锐在朋友的介绍下,再次带上5000元现金前往新疆伊犁市承揽工程。由于信息不准确,他花光了随身所带的现金。举目无亲的他,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临时租了一间破旧的房子住下。晚上,他蜷缩在昏暗狭窄的房间里,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悄悄流泪;白天,他四处跑企业进学校联系园林绿化业务,苦苦寻找商机。

  就在走投无路的关键时刻,他偶然了解到当地一家石油公司计划搞环境绿化的信息。经过几番上门自我推介,他顺利签下合同,并得到甲方3万元工程预付款的相助。为了节省资金和确保工程质量,在工地里他亲自动手,既当师傅又当副工。由于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他很快得到了甲方和当地人的信任和好评。紧接着,当地十几家单位争先恐后将园林绿化业务承包给马锐建设。从此,马锐在新疆伊犁成为很多单位的“座上客”,名声远播。

  2009年,马锐应邀前往甘肃敦煌,承建一个总投资1.5亿元的古建园林绿化工程。经过四年的拼搏,他不仅成为亿万老总,而且获得了甘肃省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飞天奖”。目前,马锐在甘肃敦煌、玉门等地的在建工程达10余个,事业如日中天。

   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世界那么大,只有生我养我的那片故土才值得我留念和牵挂,外面的世界纵然精彩,家乡创业更实在……”2017年春节,马锐回家过年,当看到村里这么多年竟没有多大的变化,村民们的收入来源还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并不富裕时,他有些心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马锐毅然决定要回村发展旅游,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

  在家乡发展旅游产业,是马锐深思熟虑后的打算。一直以来,家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了拥有红八军建军遗址、马龙将军故居等红色资源外,还有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当地人眼中的贫困山区,在马锐看来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

  紧接着,他聘请专家航拍了整个村庄的地形地貌和山水河流,并亲自设计了《洪口村旅游总体规划》。按规划,项目总投资2.4亿元,将分期、分批开发建设旅游景点。

  关于项目的后续发展方向,马锐心里也早有蓝图。“第一期,流转殷祖镇龙山橘场的1000余亩荒山,建成集住宿、餐饮、采摘、垂钓、登山为一体的五星级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第二期,维修改造红八军建军旧址、利用董口水库建设水上爱国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马锐说,在他的创业梦想中,不但要把“洪口村”打造好,满足游人观光休闲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吸引外出务工的农家子弟回到家乡创业,或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年轻一代不再外出奔波忙碌。(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