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残联三学三促 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16.11.2015  11:37

近年来,荆门市残联围绕法治荆门建设,三学三促扎实开展学法用法工作,有力推动全市残联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残疾人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残疾人事业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是以会促学,努力促进残疾人工作者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将法治教育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做到逢会必学。党组理事会、每周工作例会做到会前集体学法,干部职工学习会上定期学法,在月训周讲、六问一答等活动中业务科长上台讲涉残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开展荆门市残联“六五”普法法律知识竞赛2次,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无纸化学法考试,组队参加2015年全省保障残疾人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以考促学。实施“残联组织全员轮训计划”,编制《残疾人工作法律法规汇编》,举办阳光家园指导员、社区康复协调员、体育指导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等培训班32期,累计培训残疾人工作者2130余人次。

二是以训促学,努力促进服务对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契机,邀请法律专家、律师为残疾人授课,努力提高全市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强化用人单位涉残法律意识,举办残疾人就业雇主培训,邀请律师为市直和高新区80家企业110多名用人单位负责人及人事干部讲授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相关优惠政策。“六五”普法实施以来,累计培训残疾人2.5万人次。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庆日和“12·4”法制宣传周活动,开展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35次,举办残疾人政策法规宣传展6次,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份。开展“法律六进”,结合“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三万”活动等,深入社区、乡镇、农村,开展送法、送政策下基层29次。结合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残情大调研等活动,组织调查员在深入残疾人家庭调查时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

三是以学促管,努力促进依法行政提档升级。在全国首创设立了残疾人就业监督管理处,强化残疾人就业执法监督职能。2012年以来,共对43家大型用人企业的残疾人用工和残保金缴纳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下发整改书7份,督促补交残保金57.9万元,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就业的合法权益。与司法局、信访等部门积极配合,成立荆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残疾人法律援助、法律救助、信访处置组织网络,不断加大对困难残疾人法律援助力度。“六五”普法期间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4835人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件,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125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按要求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及时在政府和市残联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办理残疾人证、康复、教育、就业等残疾人服务项目流程,方便残疾人群众查询、监督,实现公开、公正、合理、透明、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