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争抢内陆自贸区 武汉有望进入第3批名单

29.07.2014  10:06
图为:东湖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唯一一家位于国家自主示范区内的综合保税区 (效果图)

   相关视频: 武汉形象宣传片》初稿出炉

  自上海自贸区获批运行以来,“自贸区”行情一路看涨,在两会期间达到高潮。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此前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申报城市包括武汉、天津、厦门、重庆、浙江舟山,以及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联手打造的“粤港澳自贸区”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3省(市)表达出了对建立自贸区的期盼。武汉何时能拿到自贸区的入场券?

   多地争抢内陆首个自贸区

  从两会期间各地透露的各自自贸区进展看,天津、广东、舟山已被业内视为下一批沿海地区有望拿到自贸区入场券的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透露,天津自贸区方案已得到30多个部委意见反馈,得到赞同。“希望早日批准设立天津自贸区。”相关自贸区配套工作也基本准备完善,就等国务院最后批准。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月底,证监会主席肖钢一行调研前海时表示,证监会要将支持上海自贸区的全部政策给前海。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也对外表示,国务院批复的规划明确指出,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园区,逐步研究建设舟山自由港区。

  内陆争先建立自贸区的热度也不比沿海小。贵州、重庆都表达了打算申报自贸区的想法。

   当务之急是做好功课

  “在武汉,‘自贸区’根本就不是新概念。”区域经济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湖北有学者就提过这一概念,“研究总是走在实践的前面”。

  “上海自贸区的获批,对各地肯定是个刺激。”省发改系统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就表示,今年以来,“自贸区”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地方的重点工程,当务之急是“先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确实如此。按照规划,今年内,东湖综保区将全面推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和指定口岸等四大重点项目,“到2015年,力争二期可以封关运行”。

  除硬件之外,武汉在软环境方面也开始积极谋划。

  “无纸化通关、集中申报、分类查验等模式,都是我们率先开展的。”武汉海关东湖综保区办事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对部分诚信指数较高企业的进出口货物,进行较低比例随机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