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让职工在安全问题上“敢说话、能说话”

12.03.2015  09:38

“去年江苏昆山的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前,曾有工人举报过粉尘污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也未停产整顿,这是血的教训啊!如果当时重视了,事故可能就会避免。”今天,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委员的感慨引起大家共鸣。

全国政协工会界多名委员因此呼吁,经济发展不能以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委员们特别提出,筑牢安全红线,让职工们在安全问题上“敢说话、能说话”尤为重要。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安全生产的话题具有不同往年的特殊分量。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处重点提到了安全生产工作,强调“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3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称,过去连续23个月,中国1.1万个煤矿都未发生特大事故,是史上最长的安全时段。

“从追求效益第一到生命最为宝贵,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委员表示,要把“生命最宝贵”的原则,贯彻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追求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发挥职工自我保护、自我防护的积极性,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现场的一线职工最知道生产中的危害、最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罗茂乡委员说,但实际生产中也存在职工面对危险“不敢说、不会说,甚至说了也不管用”的现象。“企业首先要为职工创造‘敢说话’的环境和氛围。”

对此,许多代表委员认为,要把“生命最宝贵”的原则落到实处,就要用好法律赋予职工的自我保护权利。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就明确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职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安全的主人。”李世明委员说,让职工敢对安全隐患“能说话”的关键之处,在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的实质是责任意识,包括对工作、对技术、对产品、对用户负责,更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工会组织要向一线职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让工人懂得哪些是危险作业,进而维护自身的权利、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北京市总工会主席梁伟代表特别提出,要在生产一线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能动作用,为职工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敢说话、能说话”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