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老人“有苦难言” 医生手写万字笔谈化解心结

05.07.2017  19:06
医护人员展示付汛安主任的笔谈记录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5日电 (卢亚芳)“如果不是付主任上万字的耐心指导解释,我只能机械性听从看病、开刀、手术,连自己得了什么病状都不清楚,简直是大傻瓜,我是难受的,幸好有付主任这么好的医生……

  昨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病房里,一位聋哑老人动情的在纸上“诉说”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有苦难言”是聋哑老人李奶奶多年以来的感受,但这次她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就医期间,暖心医生手写的上万字“笔谈指导”,温暖了老人的心。

  家住武昌的李奶奶今年72岁,是一位先天性聋哑人。半年前,她逐渐感觉到眼前一片朦胧,看东西越来越吃力,来医院检查,原来是患有白内障,医生建议其手术治疗,但李奶奶却面露犹疑,迟迟不愿手术。

  眼科付汛安主任医师得知她的情况,拿来纸笔同她“交谈”,原来,李奶奶有一位聋哑人朋友也患有眼疾,曾在一家医疗机构治疗,不料最后竟然双目失明,原本无声的生活丧失了最后一丝光明,更加雪上加霜。李奶奶想到自己沟通不便,对手术一无所知,担心出现和朋友一样的情况,本身又聋又哑,再也接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了!

  付主任以笔代言告诉李奶奶需要做手术的原因,以及做手术和安全性的技术保障。李奶奶半信半疑,拿过纸笔开始“询问”:“手术之后,白内障还会复发吗?”“手术之后眼药水该怎么用”……一连串写了10个问题,付主任接过问题,微微沉酌,在纸上手写一一解答,近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之后,李奶奶终于同意进行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住院期间,每天付主任来查房,李奶奶都会递上几页纸的问题“昨天我打了吊针,请问是什么药物和作用?”“手术后,还要继续观察多久?”……面对老人殷切的目光,付主任接过这项特殊的“作业”,在门诊或者手术间隙抽空详细解答,一页纸的问题常常要回复4、5页的内容来解释,科室里有年轻医生问付主任“平时工作本身够忙了,为什么不用电脑打字呢?”付主任说“患者用手写的形式咨询我们,我们也应该手写回复,这是对患者的尊重。”有时候李奶奶记性不好,之前问过的问题第二天还会出现,付主任也不厌其烦,依然耐心回答,每次及时交还到李奶奶手中。李奶奶接过“答卷”,看着看着,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短短一周的住院治疗,付主任手写的笔谈记录已有厚厚的几十页,近万字内容。李奶奶把这些记录全都保存下来。笔者看到,除了付主任的笔迹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笔迹,眼科其它医护人员也受付主任的行为感染,用手写的方式同李奶奶笔谈,帮李奶奶解答一些问题。李奶奶“”:在眼科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们对她关爱有加,临上手术前,手术护士向她“笔谈”交代注意事项,与她约定好手术过程中“转头”等的暗号;病房里,孙念医生指导她如何用药,护士长在她睡着时悄悄为她拉起床边的护栏……尽管世界是无声的,但是医护人员们的细心,耐心,责任心都浓缩在这字里行间,令她倍感温暖。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