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为民情怀——记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抄表员林丽

29.05.2014  02:36

林丽十年如一日,以真情换真心,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林妹妹”真名叫林丽,今年42岁,是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抄表员,担负着咸丰县高乐山镇梅坪村和杉树园村13个供电台区,1400多户村民的抄表工作。她十余年如一日,把百姓当亲人,把客户当家人,用纯朴的情怀和善举,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林丽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供电员工,但她在工作中以真情换真心,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冷暖,牵挂着用电客户的需求,用一件件平凡而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经意地和群众建立起了鱼水深情,当地乡亲视她为贴心人。她用真情实意和质朴的亲民情怀诠释了真善美,她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供电人“敬业、奉献、务实”的真谛。

“姨娘”打破传统,为瘫痪“侄儿”擦洗身子

林丽抄表辖区的梅坪村村民文仲平、林刚翠夫妇的大儿子10多年前外出打工后,一直杳无音信,28岁的小儿子文显华成为家中的唯一壮劳力。

林丽在抄电表的几年时间里,和这家人自然就熟络起来。由于都姓林,林刚翠就让儿子文显华叫林丽“姨娘”。

2011年秋收后的一天,文显华在木房楼檩上挂包谷,不慎从4米高处摔下来,致脊椎和中枢神经严重受损而瘫痪。

林丽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叫自己的爱人开车把文显华送进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林丽每天给父子俩送早餐,下班后又做好晚餐送到病房。而不久前,林丽因子宫囊肿切除手术,刚出院不久,身子也十分虚弱,但林丽克服困难,细心照顾着这个“侄儿”。

因伤情严重,文显华不能翻身,大小便失禁,后背、胯间都长满了褥疮,充满了恶臭。而父亲文仲平年迈体弱、耳聋眼花,无法给病人提供细心的照料。

林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想给文显华擦洗身子,但面对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年男子,内心又充满了矛盾与纠结。

最终,女性的母爱战胜了男女有别的羞涩,林丽做出决定:每天给文显华擦洗全身!

光着身子让年轻的“姨娘”  擦洗,“侄儿”文显华很难为情,怎么说都不让林丽接触身子,但林丽的真诚和执拗,让他感受到母亲般的无疆大爱,最终松开了裹紧的床单……

因为这场变故,文家已经负债累累。文显华出院后在家疗养,连基本药物都难以维持。林丽每月抄表时,都会自己掏钱给文显华带去药品和营养品,3年来从未间断。

工作中认下“妈妈”,真心帮助两个穷“弟弟”

在方圆几公里的梅坪村丝栗槽,人们都知道田桂梅老人有个孝顺的“女儿”,这个“女儿”就是林丽。

几年前,林丽初次到田桂梅老人家抄表时,看到年逾八旬的田桂梅还在下地劳作、两个年过四十的儿子也未成家的困境,从此便经常给这个家庭一些资助。一天,老人忍不住说:“丫头,你真比我亲生的姑娘还要好啊!”

快人快语的林丽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啊,从今天起,我就叫您妈!”

“要得,要得!”从此,林丽就成为这个贫困家庭中的一分子,逢年过节、老人寿辰或是遇到三病两痛的,林丽都会“回家”看望。老人的两个儿子都比林丽年长,却心甘情愿地叫林丽“姐姐”。

看着两个“弟弟”闲在家中,作为“姐姐”的林丽在尽力接济的同时,时常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并千方百计帮他们寻找生财渠道和就业门路。

在林丽的帮助下,两个“弟弟”都有了挣钱的手艺,一家人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

照顾身患尿毒症的“小叔子”一家,十多年不离不弃

林丽出生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盘县,丈夫杨志强,也是一名电力工作者,现任国电恩施公司断明峡水电站站长,嫁到咸丰缘于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娃娃亲”故事。

当年,他俩的父亲一同在贵州当兵,两人做了一个承诺:如果双方生下的孩子为同性,就让他们结为兄弟或姐妹;如果生下的是异性,就让他们结为夫妻。

在父亲告诉林丽这个“娃娃亲”的承诺后,林丽开始和杨志强书信往来。1992年,征得家人同意后,20岁的林丽只身来到咸丰,和杨志强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如今,20多年过去了,林丽一直称杨志强为“哥哥”。

尽管林丽和杨志强的婚姻让许多人羡慕,但他俩却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

2003年,杨志强的弟弟杨同强患上尿毒症,公公因过度忧虑突发脑溢血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这个幸福的家庭飘摇欲坠。但林丽始终不离不弃,与患病的“小叔子”一家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缸水。

2005年,夫妻俩千方百计筹齐40多万元,给弟弟做了肾移植手术,待弟弟病情稳定后,又给她张罗娶了老婆,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宝宝,夫妻俩还借钱为弟弟开了一家“手撕鸭”小店。

然而,好景不长,弟弟移植的肾脏再度衰竭,只能靠两天一次透析维持生命,弟弟面临第二次肾移植手术,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再度压在林丽和丈夫身上。

尽管如此,林丽这个坚强的女子,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依旧无怨无悔向百姓奉献着自己的真情!

“只有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不拿你当外人”

林丽负责管理的13个供电台区有1400多户群众,最远的用户离县城有好几十公里。公司规定每月要在10天内完成抄表任务,林丽每天必须抄表140户,其余的20天,还要进村入户催收电费,随时接受村民的报修业务。

林丽不会骑摩托车,她每天早出晚归,步行奔波几十公里山路。多年来,她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林丽对自己的工作特别负责。”咸丰县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谢兵说,林丽是中心唯一一个实现抄表零差错、客户零投诉、电费零欠缴“三零”目标的员工。“只有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不拿你当外人。”采访中,林丽说出了她的工作诀窍。

听说徐家坨小组的唐妈妈临终前想吃鱼,林丽步行十余里山路买来,给老人了却最后的心愿;爱喝糖水的的杨老汉性情古怪,只和林丽有说不完的家常,林丽为其送了六年的爱心红糖;看见打猪草的奶奶帮忙背一截,碰到做农活的大姐帮忙搭把手,都是村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画面;林丽每次下乡,都会往电工包里装一些糖果饼干,遇到管片内村民的孩子,她就把糖果饼干分发给孩子们;至于为管片内家庭困难的客户垫付电费更是常事......

十余年的默默坚守,十余年的真情付出,一点一滴的汇集,林丽和群众之间早已超越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亲人般的情分越来越深厚,群众以土家人最质朴的方式来感谢她——遇到林丽清理线路通道的时候,村民们自发地拿上镰刀斧头来帮忙;林丽下乡到傍晚,总有村民打着手电送她到利咸公路旁,直到看着她坐上回城的车;下乡抄表期间,无论哪户人家都会真诚地为林丽准备一副碗筷;因为信任,一些乡亲们甚至把银行卡和密码都给她,让她帮忙存钱取钱......

在一方土地行走时间长了,林丽对片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几口人、经济情况怎么样、谁在外面打工等等,她都如数家珍。因为林丽有着如此良好的群众基础,咸丰县高乐山镇人民政府特别委任她为杉树园村村主任助理。林丽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积极而出色地履行着“电工村官”这份职责——到了发展烟叶的时节,她会主动动员群众种植烟叶;管片里有计划生育对象,她也会积极前去动员对象落实措施;村民之间有了矛盾纠纷,只要林丽参与调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杉树园村唐书记和魏主任,都说林丽是一位称职的好帮手。

林丽不会骑车,她所肩负的任务都得靠步行去完成,她自己还认为走路可以更好地和群众相处。十多年来,林丽走了多少山路或许无法计算,但林丽已经真正融入了老百姓的心间。

一点一滴的汇集,使林丽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她当贴心人。村民都亲切地叫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