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残联“十二五”康复工作成果显著

10.12.2015  12:10

为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这一目标任务得到实现,“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竹山县残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使全县2000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五年来,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两个体系”建设为主旨,着力构建康复服务体系。县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工作会议,做到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中进行跟踪督办、年末进行奖惩考核。乡镇依托中心卫生院成立了残疾人康复门诊,设立34名公岗形式的社区康复员,全县254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立了25个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形成了县、镇(乡)、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体系和工作体系。

二、以嘉道理社区康复项目实施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上台阶。通过嘉道理项目在我县启动实施,残疾人康复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一是创新了康复工作新模式。我们采取培育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对象的工作思路,组织社区康复员和康复协调员深入重度残疾对象家庭,了解康复需求,帮助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积累了康复工作经验,探索出了康复工作新模式。二是转变了康复工作新观念。我们邀请县健康教育所专家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制作残疾预防与康复教育喷绘,发放康复知识手册,现场发放残疾人调查问卷,普及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通过宣传,改变了残疾人康复就是吃药打针的旧传统观念。同时,社会各届也对残疾人康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和肯定,提高了残疾人及其家属主动参与的康复意识和权利意识。三是提升了康复服务新水平。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配齐专业康复技术人员,完善了康复中心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县康复中心人员、乡镇康复指导员、村康复员业务培训,我们建立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康复工作队伍,康复服务人员进一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都能“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都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单实用地为对象提供适宜的康复服务,提升了全面服务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新水平。

三、以康复机构为平台,带动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一是以定点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对象服务工作。五年来,依托定点机构为 320 名0-6岁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治疗、为44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治疗、为126名肢体残疾患者安装了假肢。二是成立精神病康复医院,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我们依托县卫校成立精神病康复医院,筛查疑似精神病人2930人、确诊2116人。五年来,共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760人、为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50 人。三是成立视力、听力康复中心  ,做好视力和听力康复工作。通过借助民营资本,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成立视力和听力康复机构。五年来,共康复低视力患者160人、听力250人。四是成立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器具适配服务。五年来,共组织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适配器具1946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