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六项措施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30.06.2014  12:20
 

       

  今年以来,竹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扶贫讲话及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先行区目标,调整思路促转型,突出重点创品牌,加压奋进走新路,内引外联聚合力,深化改革严监管,致力推动扶贫开发转型升级,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一是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结合中办发25号文件和省委12号文件精神,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实施精准扶贫;把扶贫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乡镇、村贫困人口减少和民生改善的考核。二是抓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成立贫困人口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成立民主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农户申请、乡镇审核、逐级上报等程序,已完成14.9万贫困人口的初步筛选。下一步将做好识别认定贫困对象的建档立卡工作。三是实施整村推进升级。实施11个重点贫困村、3个老区村整村推进任务。通过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小额贷款贴息、金融信贷扶贫,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通过县直单位帮建、项目整合等方式,解决整村推进资金问题。截止目前,今年计划11个重点贫困村规划项目84个,已启动和实施项目50个。四是探索连片开发路径。围绕秦巴山片区项目攻坚,全面推进麻家渡谭家河片区柿树坪、双堰、总兵安、黑虎、墩梓五个村茶叶产业和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产业连片、村庄连片、基础设施配套连片、公共服务连片、生态旅游连片,放大连片开发效益,打造扶贫攻坚连片开发品牌。五是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结合扶贫搬迁,建好百里河、吉鱼、太河、深河、总兵安、墩梓、大堰、清泉、公平10个集中搬迁安置小区。小区建设坚持统筹规划、风格统一、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设施完备的农村新型社区。六是加大边远极贫村建设。巩固完善2013年20个边远极贫村建设,启动实施21个边远极贫村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着力改善边远极贫村群众产业发展难、出行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