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土地用途抛荒户回来要地 随县土地确权难点多

23.06.2014  13:21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吴文娟 通讯员 张劲 栾强

    编者按

    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是今年我省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县是农业部确定的整县推进试点县,也是省政府确定的14个试点县之一。农地确权工作十分复杂,难点很多。随县在澴潭镇涢阳村先行先试,完成4338亩耕地的确权,为如何破解带共性的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抛荒户回来要地、添丁进口要增地……给不给,怎么给?“不确权风平浪静,一翻旧账就出矛盾了。”随县经管局局长张正良感慨。

    今年3月,随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澴潭镇涢阳村拉开序幕。由县经管局、镇财经所、村干部和协管员组成的33人工作专班,自带棉被、锅碗瓢盆,驻扎在村里。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

    历时两个多月,矛盾逐一化解,涢阳村终于实现了应确农户和应确面积的两个百分之百。

     抛荒户又回来要地,给不给?

    2组村民彭家新遇到一个矛盾,他有一块地曾是别人抛荒弃耕地。2000年,邻居张文佩将自家的1.5亩土地抛荒,外出打工,彭家新就“”了来种,并上交税费。2005年,二轮延包时,村里将这1.5亩地算在了彭家新名下,并一直种到现在。

    这次确权,原承包人张文佩就提出,这1亩5分地原本是他的,应该确给他。彭家新当然不同意。

    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比比皆是。“过去土地不值钱,捡了就捡了,现在土地有粮补,可以流转,可以融资,村民纷纷回来要地。”镇财经所副主任、工作专班矛盾调处组组长邹本付坦言,“二轮延包在不少地方没有严格按政策执行,走了过场,导致现在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对这类纠纷,村里一律以1997年延包为准。标准好定,工作难做。工作组亮出的“高招”是,算好两笔账,一笔情理账,一笔经济账,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邹本付上门给彭家新做工作:“张文佩把土地撂荒,他有错,但他的子女没有错呀,他们也要田吃饭呀。”彭家新仍不松口。“你2000年开始种,帮他交了5年税费,才不到1000元,但从2005年到现在,你已经领了1500多元的粮补,你并没吃亏。按照国家政策来讲,你捡种人家的承包田,应该还给人家。

    连续两次上门后,彭家新把捡的地还给了张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