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老将再次出马 又把名字写上“生死牌”

08.07.2016  15:25

  18年前,长江洪峰来势汹汹。龙王庙闸口16名党员把名字写上“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今年7月2日长江水位陡涨,9名党员再立“生死牌”。两块“生死牌”上,有两个相同的名字:唐仁清、李建强。

  想当年 大堤上立下一块生死牌

  龙王庙公园有一组浮雕——武汉1998抗洪图,第三幅记载了“生死牌”的故事。当年的“生死牌”,现在作为一级文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当年的守闸人唐仁清,是江汉区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他回忆说,1998年8月,守闸人员已日夜坚守了数十天,洪水却越来越大;如何能让大家继续坚守,大伙一商量,大堤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又一起立了生死牌,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是16名党员的签名。唐仁清是第二个签字的,当时感觉“手中的笔不轻”。

  接下来签名的就是李建强。当时他的胃病犯了,疼痛难忍。他隐瞒病情,用手顶着胃部巡堤查险,一个多月下来瘦了十多公斤,昏倒多次,仍坚守在第一线。

  看今朝 老马识途多次排险

  现在,唐仁清是江汉区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李建强是下面的中队长。7月1日暴雨之前,他们在检查辖区内工地,确保地下排水管网不堵。“2日一早,听说长江水位暴涨1米多,我们就上了堤。”唐仁清说,汛期守堤就是他们的职责。

  作为守堤现场工程技术组负责人,唐仁清18年前抗洪的经验十分宝贵,如今发挥了巨大作用。

  前天,唐仁清巡查时发现,一处闸门从外往内渗水。“如果是从底部翻进来的,就是大事,必须立即上报。”唐仁清仔细检查,发现渗水有三个原因,一是钢闸门并不是垂直关好的,存在缝隙;二是底部密封的橡胶老化了;三是底部有杂物未清理干净。明白症结所在后,唐仁清调集30多人,从前日下午3时一直干到晚上10时,排除了这一险情。

  “目前,出现了几个小问题,都不是很严重,请放心,都在可控范围内。”唐仁清说。

   守职责 看到生死牌就咬牙坚持

  昨日上午8时,汉口水位28.36米。“跟当年比还差1米。”唐仁清说,他清楚地记得,18年前立下“生死牌”时,第四次洪峰扑向武汉,武汉关水位达到29.39米。现在,他的担心丝毫没有减少。

  2日上堤后,9名党员立下“生死牌”:“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下面用红笔签下他们的名字。李建强说,我们就是大武汉安危的闸口,要让人民放心。

  立“生死牌”是他们的老规矩。自1998年后,每次洪水到来,闸口封闭,到了一个预警的水位线,他们都会立“生死牌”。当年的“生死牌”立下之后,长江、汉江干堤及各支流大堤上的抗洪军民也纷纷竖立了同样的牌子。

  唐仁清说,在守闸人心中,“生死牌”就是“军令状”,最难熬的时候,看看立在那里的“生死牌”,就来了精神,要咬紧牙关坚持。

  一周以来,唐仁清只抽了两个小时回了一次家,洗澡换衣服,又上了大堤。53岁的他,带着治疗高血压的药品,有时候却忙得没时间吃。“金嗓子倒是经常含着。”他声音低沉地说。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