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乘凉遭车祸后现场仍有人纳凉 避暑请到纳凉点

28.07.2016  12:35

  11岁小女孩人行道上午睡时,不幸遭豪车碾轧致死(本报25日已报道)。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在本报新闻客户端“看楚天”APP上,点击量就高达15万次左右。目前,江城气温居高不下,外来人员街头消暑纳凉的安全问题,因此令人关注。连日来,本报两路记者探访了武汉三镇的桥下、涵洞等处纳凉人群,提醒街头消暑纳凉,切记安全第一。武汉已经开放的1500处纳凉点,也欢迎外来务工人员前来避暑。

  记者回访事故现场仍有人席地而睡

  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回访11岁小女孩遭遇车祸事发现场,二七大桥江岸段引桥下,人行道上的血迹已被清洗干净。旁边,仍有一辆面包车违停。

  在现场旁边的另一处桥墩下的人行道上,仍有一名中年男子,地上垫着纸壳在午睡。该男子称,他是旁边一家单位看门的,房里没有空调,知道旁边出了事,中午太热,只能到桥下避暑,睡在两个桥墩之间,相对安全一些。

  据辖区交警介绍,前天下午,民警曾到现场,劝离了人行道上的一名午睡者,处罚了一批违停车辆。可等到昨日下午再去时,现场又违停了许多车辆。“近期我们将持续整治清理。”现场交警表示,他们将加大沿线巡查,及时劝离纳凉者,并协调城管部门加装隔离桩,阻止机动车进入桥下的人行道违停。

  涵洞车来车往有人在此纳凉

  正是因为桥下和涵洞相对阴凉,成了一些外来人员的避暑地。连日来,记者探访时发现,其安全问题值得警惕。

  前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来到沙湖大桥引桥下的武昌烟霞路,发现有两名工人师傅在花坛的水泥边缘上休息。27岁的曹先生介绍,他在汉街做中央空调的维保工作,“中午回租住的小区,要走一二十分钟,而且租房里只有电扇,没有空调,中午也热,就干脆在桥下将就午休一下。

  在武昌紫阳东路地下涵洞,经常有板车工和拾荒者席地而睡,任凭身边电动车往来穿梭。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这里时,40岁的河南人郭先生正在此处午睡。他说以前在深圳的电子厂打过工,因为生活不习惯,就来到了武汉,身份证掉了又不好找工作,便以捡破烂为生。

  社区纳凉点面向困难群众欢迎外来务工人员来避暑

  相对户外纳凉的安全隐患,地铁商场纳凉的各种约束,武汉各个社区的纳凉点,条件则理想得多。

  日前,武汉市近1500个社区纳凉点已开放,主要服务对象是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残疾对象、环卫工、农民工及其他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记者就此探访了部分纳凉点。

  在江岸区四唯街太平社区纳凉点内,40多位老人正在里面纳凉。有的人在看电视,有的人在玩棋牌,有的老人则躺藤椅上睡觉。纳凉点总共300多平米,包含厨房加热室、厕所和活动室。里面,三台柜机空调同时运转,还有茶水供应。纳凉点管理员骆春利说,附近只要有纳凉需求的都可以来,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带着小孩来。

  武昌区积玉桥街凤凰城社区纳凉点管理员富国汉,看到了小女孩纳凉遭碾轧的新闻。他说,可能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对社区纳凉点并不了解,有的也可能是觉得自己身上比较脏,出于自尊或怕麻烦人,不愿来社区纳凉点,“其实,就算是乞丐来了,我们也会接待。”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