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女子演绎乡村爱情 十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

13.11.2015  11:38

  一场意外事故,丈夫成了植物人。

  10年漫长岁月,不离不弃的妻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

  她以女性特有的坚毅和执着,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上负重前行。

  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她咬牙挺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

  老河口市袁冲乡六官营村普通农家妇女景彩云,用行动演绎着大爱。

  天降横祸 她不弃不离

  景彩云出生于1963年,30年前与大她两岁的丈夫马玉国结婚生子,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2006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晚上,祸从天降,在采石场工作的马玉国被开矿落下的土石击中头部,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接到消息赶到医院的景彩云,在手术室外哭了一夜。见到丈夫时,马玉国全身插满了管子,两眼圆睁,丧失了闭合功能,景彩云心疼地用手帮丈夫遮着眼,生怕光亮刺着,哭着问医生:“他这是怎么了?我丈夫这是怎么了?医生他这是怎么了……”回答她的,是医院的七次病危通知书,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植物人”。

  看着毫无知觉的马玉国、医院一次次的病危通知和高昂的医疗费用,有不少亲戚都来劝她“看开点”、“放弃吧”,景彩云却听不进去,执着坚守。为了医治丈夫的病,尽管债台高筑,她依然竭尽全力,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景彩云说:“他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他。哪怕他一辈子起不来,我也可以陪着他,跟他说说话。有他在,不管孩子们走多远,这都是一个完整的家。

  景彩云的坚守似乎感动了“沉睡”的丈夫。入院一个月,景彩云总是一边照料丈夫,一边跟他谈些家里发生的事情。一天,马玉国听到大孙女要出生的消息竟然流下了眼泪。景彩云激动地告诉医生,可医生不相信,说景彩云出现幻觉了。然后景彩云把大孙女要出生的话又给马玉国说了一遍,马玉国又流下了眼泪。经过一番检查,医生兴奋地告诉景彩云:“太不可思议了,他苏醒了,这简直就是奇迹!

  就这样,景彩云守着这份奇迹般的希望,继续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到了农历十一月,景彩云给马玉国用湿棉球润嘴时发现他有吞咽动作,她惊喜地告诉医生,慢慢地开始给他喂水,并请求医生拔掉导引管,开始给马玉国喂食物。当时因为大儿媳生产不是很顺利,也在住院,景彩云一边在四楼脑科照料丈夫,一边到二楼妇产科照顾儿媳妇。

  或许是感受到了妻子的呼唤,马玉国也在努力恢复。慢慢地,他能够缓缓地眨动眼皮了,开始不自觉地磨牙了,能够用嘴吹气呼唤妻子了,能听懂妻子说话并眨眼回应了……

  当年农历腊月二十一,景彩云带着马玉国出院了,原因是治疗费用太高,马上要过年了,家里没钱,亲戚朋友处也借不到钱,只能回家养病,靠在村里的卫生室打消炎针维持。

  丈夫的病情一天天好转,景彩云欣喜不已,她更加细致地照顾他,一点一点学习着料理好这个全瘫病人的饮食起居,一字一句教着丈夫重新说话,一点一点捡起了田地里的农活……

  2007年夏天,景彩云曾与家人亲戚一起把丈夫带到武汉医治,但一个是费用太高,再一个是医生说需要长期治疗康复,还不一定有成效,家人经过商量还是回来了。

  独挑重担 她十年如一

  一栋二层小楼,房门大敞着,屋里窗明几净,收拾得干净利索,后院养着几只鸡鸭,柴棚里分类整齐码放着芝麻秆和玉米皮,棚顶还晾着几筛子野菊花……这是马玉国与景彩云的家,52岁的景彩云把家里收拾得井然有序。

  早上5:30,景彩云准时起床,先到厨房烧上水,给丈夫马玉国倒尿壶、翻翻身、擦擦澡、按摩一下四肢。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后,立马又招呼两个孙女和丈夫吃饭,先后把大孙女朱朱和小孙女妮妮送到学校,然后回家收拾好碗筷,陪老伴马玉国说会儿话,跟邻居打声招呼,就到附近山上的“陈建设家庭农场”做活去了。一个上午,景彩云要从山上回家三四趟,给马玉国翻翻身、揉揉腰腿、倒倒尿壶。中午回到家,景彩云坐在马玉国的床边,一边择菜,一边跟他对话。

  “玉国呀,朱朱生日是几号啊?

  “10月16……10月16……

  “妮妮的生日呢?

  “7月26……7月26……26

  “我的电话号是多少啊?

  “130……1304278……”“虽然说话不连贯,只要有人陪他聊天,他就很高兴。我们经常这样问答,帮他记事情。

  这十年里,景彩云每天晚上都要起来3到5次,给丈夫翻翻身,倒尿壶。“这些年的苦,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不能让老马看到,他会伤心。我现在就好像是一辆满负荷的车正在上坡,不能松一口气,只要一松劲,车就要翻了,家就要散了!

  夏季,家里没有空调,因为长时间卧床,马玉国也不能用凉席,整个夏天景彩云就围着丈夫扇扇子、擦澡。这十年来,马玉国从没生过痱子、褥疮。

  这位坚毅的女性,在照顾瘫痪丈夫的同时,还操办了两个儿子的婚事,让小女儿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我咬咬牙一天过去了,咬咬牙一天又过去了,一转眼,十年了。

  “我呀,就是一根绳,我要牢牢拴住这个家。我要把老马照顾好,把孙女们照顾好。孩子们在外打工也放心,他们心里还念着爹妈,过年过节或者农忙的时候都要回来团聚。我的孙女们还能跟爷爷说说话,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马玉国总在含糊地反复念叨着:“要不是她,我早就没了……不是她,我早就没了……”他嘴里念叨着,眼里含着泪花,紧紧盯着景彩云不放,嘴角始终带着笑。

  说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景彩云觉得充实、满足且幸福。“幸好我们当时没有放弃,才有了现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朱朱和妮妮放学回来都围着爷爷转,朱朱会帮我给他翻身揉腿,妮妮3岁的时候就会用嘴啃苹果喂给爷爷吃,老马吃了还说‘谢谢妮妮……谢谢妮妮’。每天早上妮妮一看见我给她爷爷翻身,就立马跑去帮着倒尿壶,倒完了冲水、涮壶,动作跟大人一样一样的……

  照顾都是相互的,景彩云觉得,自己在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丈夫,而丈夫也在尽他最大的努力照顾着自己,丈夫的体贴、爱护,一点也不输给自己。

  亲邻帮助她感恩前行

  “我一个女人,要照顾丈夫,又要照顾孩子,还要顾着那十来亩地,如果没有亲戚和邻居帮助,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办不到啊!

  说起这些年的难处,景彩云念叨的总是得了谁的帮助,受了谁的恩情。我丈夫的姐夫、妹夫、弟弟……亲戚们都是一有空就来家里帮忙。我们四叔都一把年纪了,自己身体也不多好,还经常过来给他翻身、倒尿壶。还有我们对面的胡老师,60多岁了,还老是帮我收庄稼,农忙的时候,还直接把种子化肥拉到我家地里;还有我们村里的陈建设,他们农场一有活计就先想到我,还说不管我干多干少,都给够工钱;我出去接孩子、干农活的时候,都是我们邻居过来帮老马翻身、喝水……所以我们家的大门从来都不关。我们家能有今天,最要感谢这些亲戚邻居们,我把他们的好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时刻不敢忘啊!”

  而在街坊邻居的眼里,坚强的景彩云才是值得他们学习、敬佩的。“彩云实在是不容易,这些年我们看着她一个人咬牙挺着,她从来不跟别人要求什么,可是我们看在眼里,总想搭把手帮帮她。”同村的乡亲陈建设说。

  村里的创业能手陈建设开办了一家“陈建设家庭农场”,在山上农场里经常有栽树苗、整地、采收之类的工作,景彩云家离农场很近,陈建设的农场有什么活都先请景彩云去。景彩云开始很不好意思地拒绝了,说自己要照顾马玉国,不好耽误了农场的事。陈建设却专门跑去找景彩云,特许她迟到早退、中途回家照顾丈夫、接送孙女上下学。村里给他们办了低保和残疾证,逢年过节乡村领导都会带着米面粮油来看望他们。

  在景彩云十年的精心呵护下,马玉国没有感染一次褥疮,夏天没有出过一次痱子,全身肌肉没有明显萎缩。家庭没有因为男主人的伤残而破败不堪,在妻子及家人的努力下,虽然并不宽裕,但生活得平淡祥和。

  整个采访过程中,马玉国的脸色红润,始终带着幸福的微笑。

  “这十来年我都咬牙坚持过来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日子只会一天一天往好处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站起来!

  景彩云眼光望向远处,语气里充满刚毅和坚定。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