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民生温度,情暖万家

07.06.2017  10:51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麟龙华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衣食住行到就业、教育、医疗保障,“民生”总是最吸引眼球的焦点,也是最具温情幸福感的词汇。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简政放权,迎来民众创业春天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以市场准入便利化促进群众创业就业,成为我省全力促就业的暖心举措。 

        昨日,省工商局副局长彭明方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省以降门槛、宽准入、简环节、优服务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畅通群众创业之门。 

        按照改革部署,我省积极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后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首期缴付注册资本数额、注册资本构成比例及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限制,最大限度降低资金门槛和创业成本。 

        大力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目前,全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已由168项减为28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目录实行动态化、清单化管理。 

        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已在全省实施。今年,宜昌、襄阳等地先行开展了“七证合一”“九证合一”改革等试点,将办理相关证照由最长近50天压减到3天以内,大大简化审批环节,降低办事成本,让群众办事创业少跑路。 

        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群众创业就业迎来春天。省工商局统计,2014年以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84.1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419.26万户,增幅25.11%;新吸纳就业448.16万人,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604.23万人,增幅38.77%。 

        医改,化解群众看病就医痛点 

        健康是每个人享有幸福生活的前提。“‘两控四改’是深化医改、推进健康湖北建设的特色路径,也是探索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接地气’工程。”发布会上,省卫计委副主任张瑜介绍,去年以来,我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药品价格虚高,以及在基本医疗服务模式、健康管理运行机制、诊疗服务协作体系和基本生育服务模式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改革。 

        去年,全省医改工作会上,省卫计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物价局五部门联手亮出新政:各市州每半年定期排名公示辖区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省级公示部省属医院指标信息。 

        目前,公示效果初步显现:2016年我省居民看病医疗费用下降。其中,居民在部省属医院就医门诊费用下降3.04%、住院费用下降1.21%。 

        截至5月底,包括武汉同济、协和等在内所有部省属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今年7月31日前,全省所有公立医院都将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机制将全面退出医院历史舞台。武汉、襄阳、鄂州三市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据测算,药价降幅25%左右。 

        在基层,医改试点也徐徐展开。崇阳基本医疗服务模式试点,使百姓住院例均费用由1500元降至1200元;当阳尝试利用互联网,将大医院的医生、技术、能力沉淀到社区、乡镇,满足群众就近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黄陂区探索健康管理试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费用分别下降16.3%、17.7%;新洲、咸安、钟祥、远安等21个县市区开展基本生育全程免费服务,截至4月,享受基本生育免费服务政策的城乡居民住院分娩51906例,政府提供免费服务经费达1.14亿元。 

        城乡低保,标准创历史新高 

        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省委省政府始终牵挂在心。昨日,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亮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16年,全省共下拨中央和省级社会救助资金109.7亿元,较2012年增长69%;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月人均补助水平476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补助水平3736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44%、125%,我省保障标准领跑中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省级财政投入4.3亿元,资助全省499所农村福利院进行危房改造。全省1258所农村福利院,床位达到11.4万张。 

        全省养老床位总数达32.9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1张。 

        医疗救助全面取消救助病种限制和住院救助起付线,资助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合参保覆盖率100%,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救助平均比例由2012年的50%提高到70%;临时救助的频次和力度不断加大,户均救助水平达到950元,比2012年增长58%。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赵显富说:“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到最困难群众身上。” 

        省委、省政府直面群众痛点,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着力构建衔接紧密、运行有效、保障特困群众的兜底制度,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全省建立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受灾人员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以及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覆盖城乡、托底保障的“安全网”不断编牢织密。(载于2017年6月7日湖北日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