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截污不辍最后百米冲刺 东湖“污龙”下月斩断

19.11.2015  10:40

东湖排口截污进展示意图

(记者张晟)昨日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2号建议案督办会上获悉,东湖沿岸最后一个主要排污口将于下月彻底截断。这意味着,东湖将彻底终结大规模污水直接入湖的历史。

据了解,目前东湖沿线唯一剩下的、位于东北岸黄家大湾的主排口,正在铺设最后一段长约百余米的污水进出水管道。待铺设完毕后,先锋明渠、东湖风景区先锋村等地约6000吨生活污水将不再入湖,而是进入新建的黄家大湾泵站,之后进入落步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市水务局污水管理处称,随着上世纪80年代渔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东湖沿线相继形成数十个百吨级以上的大污水排口。统计显示,最高峰时每日超过30万吨污水入湖,严重污染水体。

为擦亮城中这颗“明珠”,1991年东湖开启漫漫截污之旅。2002年后首次提速。2008年,关闭最大的官桥湖排口,东湖从此每天少喝4.3万吨污水。2012年起,截污工程进入冲刺阶段。“2013年,东南岸的九峰渠排口截污;2014年,洪山区财政局、紫松明渠和湖溪河排口等3个排口相继截污,加上此次即将截污的黄家大湾排口,东湖周边再无百吨级以上的排口了。”污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东湖周边排污口截污、雨污分流改造,严控涉湖项目审批、严管涉湖排污等多举并治,东湖水质逐渐向好。2006年,东湖摘掉水质“劣五类”的帽子;2011年,水质略低于四类标准;2012年,继续好转至四类水质。2013-2014年,东湖的部分子湖如团湖、郭郑湖、汤菱湖等多次出现三类水质。

受降水、排污、底泥、水生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湖泊水质呈动态变化,会出现一定反复和波动。目前,东湖沿线尚存一些零星的小、散排口,其水质的治理与修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眼下,全市已布局二郎庙、沙湖、龙王嘴、落步嘴和王家店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总能力可达每日80万吨,它们成为东湖的“守护神”。

同时,投资158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它将使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6个湖泊与长江连通,形成“大东湖”水系水网。长江武汉段常年为三类水体。通江连湖后,大东湖水质将普遍保持三类标准。

责编: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