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真求实求新中锻造提升精准扶贫能力

08.01.2016  10:54
 

  “工作队员要咬定‘精准’二字,用真情、真扶贫,发挥才智,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扶贫攻坚抓出成效。”作为市委办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去年7月23日,带着领导的嘱托,我带上生活用品,满怀激情地踏上了奔赴谷城县五山镇九里岗村驻村扶贫的征程。

  真心驻村抒情怀

  驻村关键是心驻——只有投入真心,付出真情,才能真正为贫困户精准服务,实现驻村帮扶“管道”与精准扶贫“滴灌”的高度融合。

  驻村不久正赶上农忙,我来到村民王顺伟家帮助收稻谷,他和年迈的父亲正把成捆的稻谷从田间挑到门前场上晒,一担两捆,有80多斤重。我挑起一担,顿感肩头压得喘不过气来,王顺伟告诉我,不能把挑担放在肩头,要放在肩窝里,才能更好地受力和保持平衡。按照他的方法,我挑起担来利索了许多。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汗水从发间和背上直往下淌,收工时王顺伟给我递上一碗凉茶,我一口就吞了下去,从来不曾有过的甘甜让我感慨万千。我成长于四川一个城市家庭,之前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缺乏真实的实践,与村民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驻村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疾苦,我已把自己视为了九里岗村的村民,贫困乡亲就是我的亲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本能的情怀,这份情怀引导激励着我主动快速融入农村生活、真心真情投身精准扶贫工作。

  扑下身子求真贫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细致地入户调查,才能摸清贫困户致贫的根源,对症下药,因户施策。

  家里有几口人?收入情况怎样?致贫原因是什么?对于脱贫致富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二组外来贫困户老刘的家。老刘的妻子患有严重高血压,女儿、女婿外出打工,3年前在九里岗村买了一处民宅居住,欠下3万多元的债务,几头羊是他的全部家当,生活很窘迫,但是他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经过商量,立即送去5头波尔山羊供他配种繁殖,目前他家羊总数已增加到20头,明年将达到40头左右,可实现年增收3万多元。像老刘这样有脱贫意愿并具备一定思路的贫困户全村有26户,每户至少走访了三遍以上,逐户逐人“把好脉”、“开好方”。

  开动脑筋办实事

  新常态下的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探索新方法和新机制。只有勤于思考、把握规律,才能提升工作水平、激活创新能力,在精准发力中为贫困乡亲办成几件实事。

  因地制宜开发产业,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是帮助贫困户稳定快速增收最有效的途径。谷城县新旺青品黑猪养殖合作社准备投放黑母猪供县内贫困户养殖,我们立即找到合作社负责人,商谈合作方式,经过三次对接,达成协议,由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60斤左右的黑母猪,并负责养殖过程中的防疫、诊断、治疗和配种,待母猪产的仔达到8公斤时,再按高于市场价格统一回收,该项目可实现贫困户年平增收1万余元。除黑母猪养殖项目外,6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已并网发电,200亩苗木花卉种植项目已初具规模,食用菌种植项目已流转土地20亩,即将启动,“四驾马车”可实现贫困户年平增收近3万元,合力拉动贫困户迈上增收致富路。

  转眼驻村已半年,一路走来,虽然消瘦了不少却甘之如饴。每一天的马不停蹄,让我真切体会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深意,帮助贫困乡亲办的每一件事,让我收获了浓浓的感动和正能量,鼓舞鞭策着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襄阳市委办公室精准扶贫工作队员  冷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