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汉金秋助学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点

24.08.2016  15:06

在工会的影响下,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困难学子的社会氛围在武汉已然形成。记者从武汉市总工会获悉,武汉市工会开展“金秋助学”20年来,全市工会共筹集使用金秋助学资金7549.32万元,先后帮扶困难职工子女52456人顺利完成学业,一大批困难家庭因此实现了脱贫。

20年来,全市助学范围不断扩大,从仅限于当年考上大学或大专的建档困难职工子女,到将在汉务工的困难农民工子女纳入进来,帮扶对象从困难职工家庭高中毕业生扩大至初中毕业生,从当年一次性帮扶到全程帮扶,实现建档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9年义务教育后继续读书至大学毕业给予全程助学帮扶。

助学方式不断创新,从助学金发放,到资金帮扶与智力帮扶相结合,组织学生结对助学,干部结对助学,到探索将金秋助学和阳光就业行动结合起来,为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全程精准帮扶。

助学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工会金秋助学活动资助人数从最初的每年2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每年4000多人,资助金额也从最初的200元调整到现在最高5000元/年,从一次性帮扶到全过程资助。

助学体系不断完善,从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募集送温暖资金、不断提高助学标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助学工作,我市工会已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和社会化管理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因为贫困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工会的示范引领,使关心关爱困难学子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

各级工会紧紧围绕解困脱困工作重点关注人群,把“精准”贯穿金秋助学全过程,切实解决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就业和上学问题。

通过对困难职工家庭在学子女人数、高校毕业生人数、其中已实现就业人数、需要工会帮扶人数等进行全面排查;开展阳光就业行动,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就业率达到60%以上,  “零就业”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100%。

通过推动将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政府就业援助体系,推动国家及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就业优惠政策落实,鼓励引导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为困难职工子女就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子女纳入国家“奖、助、贷、勤、补、免”等六方面助学政策的覆盖范围。加大了对各地助学及促进就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和督查力度,积极从源头参与,推动形成多方联动的协作机制。

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及工会就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要实现服务窗口常态化帮扶、阳光就业和金秋助学活动阶段性帮扶相结合。组织有培训意愿的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参加订单式、定项式培训,为帮扶对象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系列就业服务。工会创造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暑假期间,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可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参观、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公益活动等形式,关心困难职工家庭上学子女的生活、学业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有条件的地方还为入会农民工的留守子女提供更多的帮扶和服务。

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出台相关政策,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优先提供职业培训、就业见习机会,优先吸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单位或个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劳动模范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对口资助、劳模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和助学帮扶。发挥互联网作用,  “线上” “线下”帮扶相统一、互为补充,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就业和助学信息。(邹明强 胡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