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路有个爱笑的“礼让哥” 一年礼让行人2.7万次

16.04.2015  10:18

梁海斌做手势礼让过马路的老人。

梁海斌总是笑脸迎接上车的乘客。

  (武汉晚报 文/本报记者张全录 图/本报记者杨涛 通讯员刘亭)如果你凑巧坐上了608路1150号公交车,你就会遇上一名爱笑又贴心的司机梁海斌。他出一趟车要过69条斑马线,在斑马线前约20米,梁海斌就开始减速,如有行人穿越,他就会停车,向行人做手势,示意行人通过。不仅如此,他还详细记录每个路口的特点、人群类型,礼让要点。因此,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作“礼让哥”。

有人会问,这样公交车能准点吗?答案是,梁海斌从来没有因为礼让行人误点。

离斑马线20米就减速

前天上午9点左右,武汉晚报记者在汉阳五里新村登上了梁海斌的车子,坐在前排的一个座位上,观察着梁海斌的一举一动。

车子开动前,他要左顾右盼。后来记者得知,他这是看有没有乘客在赶车。

下一站是汉阳火车站。进站前有一条斑马线,但没有信号灯。距离斑马线大约二三十米,虽然斑马线上并没有行人,但梁海斌还是在减速,等到达斑马线时,恰好有个拉着行李箱的年轻女子正想过斑马线。看到公交车来,女子就站在斑马线的起点犹豫。梁海斌停稳车子,做了一个如交警一般的手势。行人一看,冲着梁海斌笑了笑,快速跑过斑马线。

9点40分左右,1150号车到达江汉桥桥头,一位骑电动车的爹爹可能是走错了路,推着车子,站在车流中不知所措。梁海斌停下车子,用公交车庞大的身躯为爹爹挡出一条路。其他车辆看到这样的情况,也纷纷停车避让。

中山大道沿途都是并不宽阔的马路,但由于沿线老社区、学校、医院集中,所以斑马线也相对多一些。每次遇到斑马线,梁海斌都提前20米左右减速。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不少车子都争分夺秒地抢在行人面前驶过。每当这时,梁海斌的公交车顿时变成了行人的“庇护车”。因为,只要梁海斌在斑马线前停下了,凭借公交车的个头,就能挡出一块安全空间,还能给其他车辆一个好的示范。其他车子见公交车都停了,也纷纷停车避让行人。

在前进四路,一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慢慢过着马路,信号灯变了,老人才走了一半,梁海斌耐心地等着。其他车辆也因此没有抢行。老人顺利走过斑马线,还向梁海斌挥手感谢。

让行不是一道斑马线前的事情,每次遇到斑马线,梁海斌都会重复着“减速、停车、左顾右盼,安全通过”这样几个动作。

他有一套“礼让攻略

608公交线,途经43个站点,出一趟车要过46个红绿灯,69条斑马线,梁海斌把每个途经站点的斑马线行人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

在休息室,公交一公司的工作人员展示了梁海斌的工作笔记。记者看到上面写着:

花桥二村、育才路、澳门路、一元路、江汉路站点的每个路口,因为毗邻育才小学、实验中学、十六中等8所中学、6所小学,所以在上学、放学时段,途经的学生会很多,有的学生为了赶时间也许会突然穿行,所以即使在可以勉强通过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停车让行,以免发生事故。

在黑泥湖、花桥一村、澳门路、钟家村附近,因为是老居民区,又毗邻市中医院、二医院、一医院、四医院、长航总医院、汉阳医院等6家医院,所以,在这些站点的路口,途经的爹爹婆婆会很多,他们行走缓慢,有时候一个斑马线要过几分钟,所以一般的车辆都不会让行。在这种情况之下,公交车要在斑马线前,率先把车子停下来,向爹爹婆婆们示意,让他们先行通过。这样可以用公交车庞大的身躯庇护老人,带动更多的车辆停下来让行。

在绿灯向黄灯变换的一瞬间,许多车辆常要抢绿灯,一般都会加速通过,而行人看到灯已经变换了,认为车辆会停下来,一般就会直接通过而不顾及车辆。此种情况之下,极其容易发生事故,这时候,公交车提前将车停稳,向行人招手示意,可以让他们安安心心地通过路口。

如今,梁海斌的“礼让攻略”,成了608路其他公交司机学习借鉴的材料。一有空,他们就找梁海斌交流。

一年礼让2.7万次却不误点

去年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交委、市公交集团的领导得知梁海斌文明礼让行人的事迹后,对梁海斌提出了表扬。

据公交一公司统计,梁海斌一年礼让行人大约2.7万次。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公交车司机每周只休一天,梁海斌一年约工作300天,每天跑6趟车,平均每趟车大约礼让15次,这样算下来就是2.7万次了。但梁海斌从未因此超时归队,而且还是节油明星。

梁海斌说,起步稳,不抢行,不猛踩油门,对行人安全有利,对车子来说也有利,能省油,能延长使用寿命。所以,他年年都是“节油明星”,他驾驶的车子5年没有大修过,5年没刮蹭过其他车辆。

责编: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