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息2%半年偿还本金?上百老人深陷高息陷阱血本无归

04.07.2014  11:00

楚天金报讯 文/本报首席记者饶纯武 记者李光正 图/本报记者刘大家

月息2%,半年还本付息,可到公司考察“信誉”。河南禹州一家机械公司,在武昌和汉口开设两家分公司,开出如此有诱惑力的条件,上百位老人因此纷纷出借资金,少则拿出数千,多则投入十余万元。

可两家分公司分别存续了六个多月和两个多月,老人们面临着月息“断供”,到期本金也无着落的局面。

面对“维盟”关门本息难以兑付,目前多数老年人选择继续等待,期望能够延期追回本金。7月1日,有9名老人向江汉警方报案,他们借给“维盟”的本金达50余万元,警方现已立案调查。

记者昨从警方获悉,去年12月4日,因有人找“维盟”法定代表人郭振西要钱,郭将其中一人打伤,被郑州市公安局郑东治安大队网上追逃,并于今年3月7日被抓获。

维盟”高息借钱

月息2%半年偿还本金

汉口兴业路盛世东方小区74岁的刘兆阳婆婆,是最早一批出借人。去年12月10日,经湖南老乡方某的推荐,刘婆婆在武昌武珞路460号聚豪华庭26层11室,出借了5000元给河南禹州市维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简称“维盟”)武汉分公司,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书》,约定她每月可得到2%的利息100元。

维盟”武汉分公司于去年11月6日被工商部门核准,其经营范围为车床批零兼营。可实际上,其主要业务竟是高息借款。刘婆婆告诉记者,和她同一天出借资金的熟人,还有汉口二七铁路宿舍的唐慧兰和阮婆婆,她们各投了一万元和两万元。

武昌的赵爹爹说,“维盟”武汉分公司高息借款,他曾与婆婆有些分歧,但想着只有半年期限,就听从婆婆的意见,于去年12月与其签订《借款协议》。后又追投两次,三次共借出现金11万元。刘婆婆和赵爹爹说,他们先在武昌领利息,今年3月改在了汉口平安大厦18楼。

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还显示,今年3月14日,“维盟”武汉汉口分公司经工商部门核准,其注册地在平安大厦18楼,其经营范围仍为车床批发兼零售,两分公司负责人均为郭振西。

汉口的周洁(化名)婆婆告诉记者,今年3月,她从平安大厦经过时接到传单,得知“维盟”高息借款,就询问业务员刘扬,对方称“公司老板身家几个亿”,周洁这才投入了4万元,一次返回了三个月的利息,并得到一箱有“禹州市维盟工贸集团”字样的饮料和一袋面粉。

维盟”突然关门

老人本金无着选择报警

今年6月5日,青山红钢城70岁的肖婆婆来到汉口平安大厦,到“维盟”办公室领取了第二次月息200元。而6月9日,当刘兆阳婆婆和两名老乡,赶至平安大厦1809室时,准备领回本金和最后一个月利息,却发现该公司大门紧闭。

出借资金的老人们顿时慌了神,纷纷拨打“维盟”业务员的电话,发现大多已关机或称离开公司。几经转折,有出借人于6月16日上午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自称是“维盟”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关门原因作出解释:“近日,因为我们得到内部消息,武汉市政府准备严厉打击融资公司,公司为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决定暂时关门停业。

短信还称,公司关门停业期间照常发放利息,借款到期之日起三个月之后返还本金,并留下财务人员李晓敏的手机号,尾号为“906”,一些出借人给李晓敏发去短信。对方很快回信:“请告诉姓名、投资时间和到期时间、银行账号及所属的开户行网点,给您打利息。

6月28日下午,记者根据一份向“维盟”出借资金的人员名单,拨通了其中17人手机,曾婆婆、冯婆婆、赵婆婆和张女士,她们称发短信后均收到“维盟”的月息,其中曾婆婆和冯婆婆的月息均为200元,另两人未透露具体金额。但更多的出借人表示,已给李晓敏发了短信,至7月1日也未收到6月应付的月息,并于7月1日向江汉警方报案,声称遇到骗子。“维盟”在武汉的两家分公司,是否正常关门停业?负责平安大厦物业管理的佳爵物业管理(武汉)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周经理表示,“维盟”从1809室业主个人处直接租房,前后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其关门也未在物业办手续,物业已将所掌握的情况反映给警方。

武珞路聚豪华庭大厦管辖工商所为武昌中南工商所,该所副所长张俊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安排工作人员前去巡查。随后回复称,该分公司很久未开门,其工作人员也不知去向,按相关规定,将在其工商注册信息上,标明“开业,查无下落”。

赴豫考察维盟总部

婆婆“信不足”要求返钱未果

今年67岁的陈婆婆自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三次借款9万元给“维盟”武汉汉口分公司。“每月24日和28日,应结算月息,现在不仅利息难领取,本金也无着落,还要赔朋友的2万元!

陈婆婆回忆说,在出借资金前,“维盟”的业务员声称,其专给大型汽车制造厂生产配件,要从德国购买设备而急需资金,“维盟”是个集团公司,不会为几万元的“小钱”开溜。

将信将疑的陈婆婆决定前往河南禹州一探究竟。6月19日上午,她只身一人到汉口火车站,乘坐了五个多小时的火车抵达河南省许昌市,后转乘中巴车赶到禹州市。有老伴禹州籍的战友作向导,陈婆婆当日下午3时许,就找到了“维盟”总部的厂址。

大门有两名老人看守,我给李晓敏打电话,好长时间对方才接听!”陈婆婆说,李晓敏称不能到现场,并安排了一名年轻男子郝某前来接待。下午5时许,郝某驾车载上陈婆婆和同伴,到“维盟”总部厂区内转了几分钟。“进入厂区后,我想下车仔细看看被阻止,没看到有生产的迹象!”陈婆婆表示,她当即问郝:“为何不见工人?”对方称“下班了”。

陈婆婆对郝某说,自己对“维盟”没有信心,要求追回9万元借款。郝某则称他只负责“接待”,不管具体的业务。陈婆婆要求面见“维盟”法定代表人郭振西,没有得到对方的答复。该公司所在地属禹州市夏都工商所管辖,该所郭先生告诉记者,“维盟”机械很长时间没有生产,去年下半年就已无法联系郭振西。

频频有人掉入高息陷阱

民警提醒老年人投资需谨慎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借款给“维盟”的中老年人约上百人,其中不少人热衷于追逐高利息,有的因借款公司跑路而血本无归。

刘兆阳婆婆三年前在“艺术品市场”投资一万元,第一年得到1200元的回报,随后两年分文未得,投资“维盟”再次失手。

武昌八一路81岁的刘婆婆,今年2月经同事介绍,在湖南茶陵县一家公司的武汉分公司,投入了3万元,月息2.5%,至6月10日仍在正常领取月息。茶陵这家分公司的业务员李某,后跳槽至山东一家公司并带她到山东考察,最终她放弃投资山东这家公司。此行,刘婆婆遇上了投资人杨老师,经杨老师推荐改投“维盟”3万元。

武昌广埠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八旬婆婆说,投资“维盟”的人都是省吃俭用攒下的毕生积蓄,子女要是知道了,“家中会发地震的!”一些老人表示,投入的钱是他们用以养老和看病的。

民警提醒,现在一些公司打着经营实体(如投资养老、医院、环保、矿产和农业项目等)的旗号,谎称需要资金周转,以暂时的高息回报和小恩小惠的实物为诱饵,吸引广大市民投资,当资金的“雪球”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突然玩起失踪。这种公司常常紧盯中老年人,故意混淆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非常具有迷惑性,广大中老年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