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拔寨,460万乡亲甩“穷帽”

05.05.2017  11:5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扶贫开发提升到治国理政新高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号角吹响神州大地。
        湖北结合省情,以“精准脱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发动脱贫攻坚大决战。
        扶我父老出贫寒。从2012年的50.9万人到2016年的147万人,5年来,我省脱贫人数逐年递增,扶贫力度越来越大,累计460.21万农村人口甩掉贫困帽子。
  高位推进,扶贫潮涌荆楚大地
        春寒料峭时节,荆楚大地却奔涌着一股“暖流”。
        1月7日,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年度首次会议,专题研究“春季攻势”行动方案。
        春节前后,省领导分赴全省各地,访贫问苦,为消除贫困谋划良策。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持久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留下来的是“硬骨头”。
        全面摸排,寻找扶贫“短中之短”;聚焦重点,先难后易,拿出硬办法,彻底“拔穷根”。“春季攻势”承前启后,是我省脱贫攻坚系列战役中的一次特别部署。
        5年前,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幸福湖北”建设重要内容,作为十个确保任务之首。
        我省贫困人口大部分聚集在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和幕阜山山区。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四大片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
        2015年9月24日,省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制定脱贫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到2019年实现590万贫困人口脱贫、4821个贫困村出列、37个贫困县“摘帽”。
        这是一场特别的战斗。我省以军事作战机制推进脱贫攻坚,成立高规格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上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在湖北落地生根。
        省“四大家”班子37位省领导分别蹲点联系37个贫困县,抓督办、擂落实,不脱贫不脱钩。省、市、县三级共派出5579个扶贫工作队、55174名驻村干部,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
  精准施策,“五个一批”扶到根上
        哪些群众需要扶?
        我省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扶贫靶向精准。2014年4月起,全省39244名干部“5+2”“白+黑”连续作战,历时205个日夜,精准识别4821个贫困村、191.5万贫困户、590万贫困人口。
        贫困识别,阳光操作。宣恩县推行“四议一公开”办法,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评议结果公开,一环套一环,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身份都清楚明白,不漏掉一个,也不虚增一个。
        贫穷的原因千差万别,确定“真贫”后,接下来,要把脉问诊,精准施策。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增加就业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我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脱贫攻坚,“造血”胜过“输血”。贫困村发展产业,成为脱贫首选路径。
        全省编制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设立产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风生水起。
        通山县板桥村有1700多人,2014年那次摸排中,三分之一的村民被建档为贫困人口。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准该村人均2亩多山林优势,2015年引进一家公司,流转3000多亩林地,连片种植油茶。贫困户收地租,又有务工工资,收入翻两番。
        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发电……因村施策,扶贫资金不撒胡椒面,精准滴灌。
        处在穷山恶水的贫困户,产业无从发展,怎么办?挪“穷窝”!
        去年开始,易地扶贫搬迁升格为“一把手”工程。各地成立搬迁工作指挥部,倒排工期抓落实。
        省级层面,一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
        猴年春节,恩施市龙凤镇双堰塘社区贫困户李光耀一家,告别土坯房,住进两层小楼房。一家老小乐开花,终于“不用担心下雨屋漏了”。
        2016年,我省抢抓机遇,搬迁贫困人口12.04万户、32.84万人。
        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我省出台相关措施,确保政策进村入户,不让贫困代际传播,更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户,怎么扶?兜起来!
        我省每年安排22亿元低保资金,对220多万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进行补助,人均补贴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三位一体,扶贫路上你我同行
        扶贫路上,你我同行。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全省形成“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
        政府层面,建立财政刚性投入机制。省、市州和有关县(市),分别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
        政府“真金白银”,扶贫投入毫不含糊。2012年起,我省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拿出50亿元专门支持四大片区产业发展。省直部门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上对片区实行倾斜。2013年,四大片区享受各行业扶持资金154.06亿元,片区县均4.67亿元;2014年,省直有关部门安排四大片建设资金1641亿元。
        资金如何发挥最大效益?握指成拳!
        我省以县为主体,整合各路扶贫资金,省里权力下放,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彻底打破“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
        市场主体,成为扶贫重要力量。扶贫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贫困人口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在罗田,一只黑山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羊。该县采取“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农户”扶贫模式,实施黑山羊产业扶贫。罗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带动该县2600户农民养殖黑山羊,其中有406户贫困户。
        涉农金融部门在全省4821个贫困村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去年为贫困户授信40多亿元。
        社会力量注入活力,星星之火燃起脱贫攻坚熊熊烈焰。
        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全省7963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去年,企业直接投资31.9亿元,帮助引进资金18.4亿元。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我省出台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精准脱贫行动方案,构建精准脱贫硬支撑,涌现一批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优秀代表。
        在郧西,有40年如一日凿开大山深处脱贫路的魏登殿;在建始,有甘当群众“提鞋人”的王光国;在五峰,有不忘初心、返乡扶贫20年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襄阳,有苦干实干、不胜不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