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相互宝出现首个争议案例

29.03.2019  12:30

   支付宝相互宝出现首个争议案例

   25万人网上争论到底赔不赔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红

  近日,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针对一起意外摔伤陷入昏迷的案例,首次启动了赔审机制。对于该案到底该不该获得救助金,有超过25万“赔审员”参与了讨论和投票,成为一起规模庞大的解决网络争议案例。

  不过,这场赔审并没有等来最终的结果:5个小时后,申请人选择“撤回”赔审申请,最终该案件维持调查员的原有判定,不予赔付。

   摔伤致昏迷

   家属申请互助金未果

  去年10月,支付宝上线了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4000万用户加入,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的参与用户数全国排名第六。

  公开信息显示,49岁的云南人唐先生于去年12月28日跌入3米深的排水沟中,次日经医院确诊陷入深度昏迷,家属于是发起互助申请。但第三方调查公司经走访调查发现,唐先生于2016年9月曾因皮肌炎住院10天,医生嘱咐他必需长期服用激素药。调查员认为,唐先生这种情况属于带病参加互助计划,不符合“相互宝”《健康要求》中“近两年内没有连续服药超过30天”的告知规定,初步做出“不给予互助金”的结论。

  但是,唐先生的家属却认为,唐先生此次是因意外摔伤入院,与2016年得的皮肌炎并无因果关系,且“相互宝”的加入要求中的“近两年”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以唐先生参加相互宝时间的2018年10月计算,2016年因为皮肌炎服药和入院的时间并不在两年之内。

   存多种争议

   25万人投票审议此案

  因为存在争议,这个案件交给了“相互宝”的“赔审团”来审议。赔审开始后30分钟,就有超过1万名赔审员投了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网友们也开展讨论,百度上“皮肌炎”的搜索量直线上升。

  从投票过程和留言看,“相互宝”赔审员对于案件的分歧较大。反对给救助金的赔审员认为,成员应该在严格遵守健康要求的前提下加入,并且没有证据能证明昏迷与既往病史没有关系。记者看到一位赔审员在留言里写道:“我投了反对票,虽然不知道骨折陷入昏迷与皮肌炎用药有没有太大联系,但是申请加入相互宝时隐瞒实情,违背了如实告知的原则。

  而支持给救助金的赔审员则认为,申请人昏迷是因为意外,与皮肌炎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主观骗保的意图。还有人认为,“相互宝”提倡的是大家互助,带有公益性质,就应该能帮一个是一个。

   申请人喊停

   相互宝”称将优化机制

  按照“相互宝”的规定,“赔审团”审议的时间一般为24小时。但因为申请人家属要求,这场赔审在开始5个小时后被喊停。记者在赔审结果中看到,有25万赔审员参与了投票,58%的赔审员投了反对票,42%的赔审员投了支持票。从投票结果看,申请人还是无法获得救助金。

  记者看到有部分赔审员评论指出,调查员的材料还是稍显简单,难以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尚重生认为,赔审团根据“近两年”“连续服用药物30天”等作为拒绝给付救助金的理由未免有些过于僵硬,相互宝的部分条文可以进一步完善。

  本次赔审案被喊停之后,“相互宝”方面表示,后续会完善“赔审团”及相关保障机制,让“赔审团”成为解决争议的重要力量,真正发挥好“相互保”的保障功能。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