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拿父亲5800元救命钱挥霍 携母报假警

21.04.2016  13:11

  “熊孩子”张某两次拿走其父用于救命的5800元挥霍一空,后向母亲谎称钱系被他人两次敲诈勒索,并带着其母报假警。随着深入调查,警方最终识破了张某“自导自演”的骗局。鄂州警方20日向楚天时报通报了此案。

  今年3月8日,鄂州华容区公安分局侦查一大队办案大厅走进一对母子。母亲李丽(化名)报案称,儿子张某12岁,在当地一所中学读初一,两次被社会青年共敲诈勒索5800元。

  李丽从儿子口中得知,2月24日,在当地华容镇龙华路附近,张某被3名社会青年拦下威胁拿出3000元,后被带至附近偏僻小巷继续威胁。张某因为怕事,跑回家主动拿出3000元给3名社会青年。

  张某还告诉李丽,2月26号,他在放学路上又被1名社会青年拦下,且上次敲诈勒索的3名社会青年也跟在后面。4人让张某再拿出2800元,并表示不拿出来就打死他。张某回到家中又拿了2800元给了4名社会青年。

  民警告诉楚天时报记者,张某当时这样形容4名社会青年的特征:身高均在167厘米左右,其中两个穿着白色外套,一个穿着灰色上衣,还有一名穿着黑色夹克,均操本地口音。

  华容区公安分局侦查一大队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分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调取案发路段监控视频信息,收集有价值的线索,寻找目击者。

  通过多日调查,民警并没从视频中发现张某口中所述的4名社会青年的踪影,这让民警不禁产生疑问:“这4名社会青年真的存在吗?

  带着这一假设,民警将重点工作放在了张某老师和同学的调查走访上。经与张某班主任沟通得知,张某在班上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平日玩性较重。这让民警怀疑整个敲诈勒索事件可能就是张某凭空捏造。

  4月18日上午,民警以告知案件进展为由,让张某母子前来大队。民警有意支开李丽找张某单独谈心。

  在民警软硬兼施的心理攻势下,张某最终向民警和李丽坦承,自己在报警时所说内容均不实,因自己读书成绩一直很差,为了跟班上的同学玩得更好,就决定从家里拿钱与同学“促进友谊”。

  张某向警方表示,“事发”半月内,他多次跟关系较好的同学一起到网吧玩,并帮他们充值游戏币等,两次从家里拿出的5800元很快挥霍一空。钱花光后不敢跟父母说实情,就耍聪明向母亲谎称被人敲诈勒索。

  李丽得知真相后满脸泪痕,难以相信儿子将丈夫治病的钱全部拿走挥霍。原来,张某父亲患有脑溢血,家境贫穷,李丽在外借了1.5万元用于张父治病。医药费前期花去9200元,李丽将剩余5800元放在家中,以备下次缴费再用。

  考虑到张某未成年且未造成更大影响,民警在安慰李丽后,对张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