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人结仇老父被错认挨打 动手者蹲班房8个月

11.09.2015  10:25

  和同村村民发生争执,陈某为了发泄心中怒气,邀约朋友前往阿斌家中伺机报复,结果竟将阿斌的父亲陈老伯误当成阿斌,将老人打成轻伤二级。记者昨悉,大冶市人民法院近日对陈某等人殴打致伤一案作出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8个月。

  陈某是大冶市金山店某湾村民。2012年4月28日晚,陈某与同湾青年阿政、阿前、阿庭、阿斌(均为化名)等人结伴前往市区一家KTV饮酒唱歌。席间,阿斌和陈某发生争执,阿斌的同学借着酒劲,持啤酒瓶将陈某头部打伤,聚会因此不欢而散。

  头部受伤的陈某心中怒气难消,一心想要找阿斌报仇。次日晚11时许,他邀约阿政、阿前(均另案处理)前往阿斌家中,伺机报复。可当几人踢开阿斌家大门后,发现阿斌并不在家中,遂将室内茶几、衣柜、桌椅等物砸毁后扬长而去。

  陈某等人不愿就此罢休,几个人又冲到阿斌父亲经营的卫生室内,夜色昏暗,几人误将阿斌父亲当成阿斌,持不锈钢电水壶、输液挂杆等对其一阵暴打,随后又砸毁室内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以泄愤。

  阿斌父亲全身是伤,经法医鉴定,其头部三处头皮裂伤累计长11.5cm,属轻伤二级;左手中指末节线形骨折属轻微伤。

  后陈某被检方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但刑事判决结果出来后,附带民事赔偿却引发新的纠纷。承办法官郭燕发现,无辜挨打的陈老伯对案发后初步达成的协议不满,双方怨气都很大。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后,郭燕决定从“同湾村民和谐相处”这个角度作为办案重点,联系双方进行调解。进行第一场调解时,双方互相指责、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调解以失败告终;不久进行的第二场调解进行得也不顺利。

  郭燕没有放弃,找来双方亲友、村干部到场,再次进行调解,劝导双方“远亲不如近邻,应该以和为贵,不要将怨恨放大,影响到双方家庭幸福”。

  法官的诚意劝导打动了当事人,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由陈某家人赔偿陈老伯经济损失共计8.6万元。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