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北省开展“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3.2015  12:33
 

    

各市、州、县扶贫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58号),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引导、促进社会资源帮扶到村到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湖北省开展“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5年3月17日

  

  

  

  

  

  

  

  

  湖北省开展“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

  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58号),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引导、促进社会资源帮扶到村到户,传导爱的力量,确保我省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现制定开展“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通“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面向社会发布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特殊困难和需求信息,让有扶贫帮困和捐赠意愿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采取参与贫困村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市场要素开拓、人力资源培训,与特殊困难户结对帮扶等形式,实现贫困村、特殊困难户需求与社会扶贫资源有效衔接,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我省贫困地区脱贫进程。

  二、平台设置

  省扶贫办与荆楚网合作共建,充分利用荆楚网面向社会、覆盖面广、点击率高、信誉度好、技术成熟的优势,在荆楚扶贫网主页面上开设“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专栏,专题发布贫困村、特殊困难户求助信息。各市、州、县也可依托当地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专栏,与荆楚网建立联接,实现需求资源互联共享。

  三、信息采集与发布

  全省贫困村、特殊困难户求助信息采集由各县(市)负责,主要范围为2014年全省建档立卡的4821个贫困村,主要对象为590万贫困人口。2015年信息采集在全省确定的100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491个重点贫困村、309个重点老区贫困村、200个插花贫困村)中选取5%—10%有可供开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且尚无企业结对帮扶的贫困村,每村筛选3—5户因大病、大灾、求学等急需社会帮扶的特殊困难户优先采集。

  (一)信息采集内容。贫困村信息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村情,尤其是有待开发的优势资源、特色农副产品等情况介绍(字数500字以内,可附图片或视频资料)和村委负责人与驻村工作队队长姓名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特殊困难户信息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主要致贫原因、需要帮助的具体事项(100字以内,可附图片或视频资料)和干部驻村责任人、村委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见附件2)。

  (二)信息采集方式与流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贫困村信息采集由村申报,乡镇审议,县扶贫办审核;特殊困难户信息采集由村委征求特殊困难户意见后申报,乡镇审议,县扶贫办审核。因大病、大灾、求学等导致特殊困难的贫困户,其信息采集可随时进行,并及时上报。

  

  (三)信息发布。采集的贫困村、特殊困难户信息,由县(市)扶贫办汇总后直接报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由省扶贫办协调荆楚网,在荆楚扶贫网“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专栏向社会公布,同时在省扶贫网公布。

  四、项目组织实施

  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的项目,在尊重投资人意愿的前提下,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实施,各地要积极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社会扶贫帮困人士资助特殊困难户的项目,可针对需求直接向特殊困难户捐赠,需间接捐赠的项目,由村委负责人和驻村干部要根据扶贫帮困人士的捐赠意愿组织好项目落实。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重要平台,对于消除贫困,实现贫困地区与全省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协调,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各市、州、县扶贫办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名单请于2015年3月30日前报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

  (二)确保信息准确。信息采集务必做到内容真实,情况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充分发挥“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让有特殊困难、最迫切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得到社会各界的帮扶,让有优势特色资源的贫困村得到有效合理开发。

  (三)加强统计和监测。各地要加强“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动态信息管理,定期统计“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帮扶情况,对接受社会资助并脱贫的特殊困难户要及时消号;定期更新需求动态信息,确保帮扶双方信息对接畅通,达到帮助贫困村、特殊困难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同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搞好宣传推介。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刊发倡议书,电视网络访谈等形式,广泛宣传“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的重大意义、方式方法、扶贫帮困的途径等,扩大社会知晓度,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把“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这个社会扶贫公益栏目办出特色,办出成效。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在“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专栏上设立“扶贫帮困爱心榜”,定期向社会公布结对帮扶情况,大力宣传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各地“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总结于每年11月底前书面(含电子版)报送省扶贫办。

  各地要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并于2015年4月15日前将“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信息采集情况报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联系人:饶杰平;联系电话:027-87234559;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点击此处下载 ):1.贫困村信息采集表

  2.特殊困难户信息采集表

  3.各地“扶贫帮困网络直通车”活动负责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