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扶贫办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思路

20.01.2015  19:30

  

  2013年,襄州区扶贫办以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要求,结合《襄阳市襄州区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2011——2015)》(襄区发[2012]4号),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为重点,全力实施整村推进,为重点老区镇、贫困镇的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使10000多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按照省、市、区统一安排部署,我办深入细致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经过扎实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氛围。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成立了工作专班,形成了扶贫办上下齐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按照《襄州区扶贫办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细化各阶段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分步有序开展。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信函发放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收集到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10多条。五是针对经过梳理的意见建议,对照公开承诺书,认真查找问题,踏踏实实地加以整改,落实了整改理念到位、整改措施到位、整改责任到位、整改督办检查到位、整改公示和再征求意见到位的措施,最终行评工作在全区排名第二,被确定为行评优胜单位。

  二、产业扶贫亮点突出。今年,我们坚持”产业第一,发展至上”的原则,以科技扶贫发展高效大田产业,力求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强劲带动作用,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2013年,我们引入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此种模式使得花生的起垄、播种、施肥、除草、盖膜等八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花生种、管、收实现了机械化和科技化的融入,目前已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5000亩,在今年大旱之年仍取得丰收,亩平增效1000多元,为农民增加收入5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7频道《聚焦三农》栏目专程来我区黄集姚店村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市委办也以《襄州区项目扶贫成效明显》为题在襄阳信息快报第218期上刊发,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连片开发重点突出。今年,我们抓住“在省重点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实施连片开发项目”这一契机,按照连片开发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实施前的考察、论证及项目文本的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向省申报资料,争取省扶持资金250万元。确定在省定重点老区镇——黄龙镇实施连片开发,在黄龙镇镇刘岗、丁湾、陈岗、明湾、陶巷5个重点村,建设冬桃农业观光旅游长廊,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放大资金集成效益,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民年新增收入6000万元。

  四、整村推进成效显著。一是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组成自查工作专班,对2011年度省定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自查. 2011年,我们扶持5个重点村项目资金106万元,建立黄龙镇丁湾村冬桃种植产业、黄集镇李冲村食用菌产业、峪山镇长山村油茶产业等五大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以产业推进重点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发展,5个重点村产业每年可新增产值9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59元,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使1000多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脱贫增收致富,经过3年的整村推进,这5个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整村推进收到了显著成效。二是认真实施2012年5个省定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收到实效。通过在张家集镇刘寨村、朱集镇孟庄村、峪山镇金寨村的优质水稻产业基地实施泵站维修工程和引水渠清淤维修工程,使这三个贫困村的5000亩水稻大旱之年仍喜获丰收,亩平收入达到      元。二是加大实施整村推进力度,今年投入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在黄龙镇罗岗村、峪山镇王冲村、黄集镇耿坡村、张家集镇郭湾村、朱集镇下湾村等5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实行高产优质水稻产业、花生产业等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效益提升,为农民增收500万元以上,达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的效果。

  五、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再出硕果。为进一步创新扶贫方式,建立健全社会扶贫机制,一是继续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在确定省定、区定重点贫困村为扶贫开发主战场的基础上,狠抓部门对口帮扶工作。经过努力,30个对口帮扶工作队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要求,分别深入到贫困村开展工作,认真为驻点村办实事。在我区大范围遭受旱灾之季,各对口帮扶工作队全力以赴帮助灾区群众抗旱救灾,为受灾群众送去“及时雨”。区地税局、区经信局等单位立即为灾区送去资金,帮助打机井,解决燃眉之急。据统计,大旱之季,各对口帮扶单位共帮扶驻村资金及各类物资拆款20多万元 。至10月底,全区对口帮扶工作队已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帮助30个贫困村发展项目5个,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40多名,无偿扶持资金112万元(含各类物资折款)。二是以全市民企联村“三百”活动为契机,为企业和贫困村搭建平台,实现企业帮扶贫困村取得实效。全市第一批19家民营业企业在我区帮扶19个贫困村,通过对贫困村资金、信息、市场、技术等多种途径带动,帮助拓宽致富门路,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群众致富。三是由我办牵头成立扶贫开发协会为爱心人士搭建扶贫平台,聚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目前,协会已经组成,协会帮扶工作正有序开展。四是继续实施医疗扶贫。我办和襄州区二医院联手实施的医疗扶贫工程,作为我区医疗扶贫定点医院,医院拿出50万元医疗扶贫基金,为特困群众治病,今年在黄龙镇、朱集镇、古驿镇、张家集镇等镇的10多个贫困村开展了医疗扶贫,实施了脑卒中筛查工程,免费接受义诊的贫困人口达1000多人,送医送药到贫困农户家达50多人次,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医疗扶贫救助体系和机制,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大病致贫的问题。

  六、宣传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今年,区扶贫办成立了扶贫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宣传工作方案和奖励办法,把扶贫宣传工作作为机关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分解到各科室,号召大家在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开展扶贫调研工作,按时完成省、市、区安排的调研文章,搞好扶贫信息报送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共向省、市、区各类报刊投稿60多篇,被中央级报纸、网站采用2篇,被省、市采用30多篇,区政府网站、党建网采用20多篇,其中党组书记、主任杜明豪同志经过深入调研,撰写的《扶贫项目——起垄种植花生大旱之年获高产引发的思考》先后在市委《襄阳信息快报》和我区《领导参阅》刊发,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2014年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扶贫工作在我肩上,贫困群众在我心中”的理念,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对口帮扶工程、社会关爱工程“四大扶贫工程”,用心、用力、用法、用责落实好各项工作。

  工作思路:一、认真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回头看,确保各项整改到位,收到好的成效。2014年,我们将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多种方式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针对本部门的部分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回头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扶贫开发事业发展。2、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3、全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4、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突出科技扶贫,加大高产项目的扶持,尽多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长久开展下去,取得实效。

  二、切实抓好专项扶贫工作。一是抓好“两类人口”建档立卡。将工作重点由“调查到村到组”调整为“调查到户”,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区贫困农户开展调查调整,实行一户一卡,网上动态管理。二是抓好2013年项目落实和2014年项目考察、论证、申报及争取资金工作。我办将坚持项目申报公平、项目确定公示、项目实施公开、项目效果公布的原则,依据省、市下达的项目通知,着重就5个省定重点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办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实施到位。同时,搞好2014年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计划向省申报扶贫项目15个以上,争取资金150万元以上,并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为申报全年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做好基础性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工作。尤其是2013年在全区推广种植的新技术——起垄种植高产花生,在全区发展大田高效高产优质花生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从科技扶贫中得到实惠。四是全方位扶持产业,我们将和区畜牧局联合开展养殖业扶持,扶持一个养牛村和一个养羊村,实行全作社联农户的办法,实现统分结合、经营联合、效益共合。五是抓好连片开发项目的实施。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省定重点老区镇建设步伐,我们积极抢抓新增扶贫资金用于重点老区、插花贫困地区乡镇实施连片开发项目的政策机遇,在黄龙镇建设5000亩冬桃农业观光旅游长廊,争取省扶持资金250万元,整合资金270万元。我们将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整村推进具体标准,以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放大资金集成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项目区农民年新增收入6000万元。

  三、狠抓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努力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一是继续实行对口帮扶,坚持责任包保。积极协调做好市直机关对我区重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和“千企帮千村”对接工作,把市直部门的帮扶和我区对口帮扶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整合帮扶资金,切实做到资金、项目、任务三个到位和帮扶对象、帮扶项目、帮扶目标、帮扶责任人、帮扶方案五个确定,并结合职能,制定扶贫规划,将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二是搭建平台,成立襄州区扶贫开发协会,聚集社会资金,扶持贫困群众,抓好社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区内外扶贫开发资金,帮助引进技术和人才促使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立足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实现互利合作共赢。三是进一步推进医疗扶贫,继续和区二医院联合开展医疗扶贫,下乡巡诊和来院接诊,对贫困群众就医,享受合作医疗政策后,剩余支付部分再减免30%,对特困户实行免费治疗,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行善事,做好事。

  四、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让贫困农民不当农民。多形式地宣传“雨露计划”相关政策,让“雨露计划”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鼓励和引导更多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通过转移培训让贫困农民不当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襄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