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6)第39期

07.09.2016  21:03

  编者按:根据省领导批示,现将咸宁市应对洪涝灾害抓精准扶贫的做法摘要编发,供各地参阅借鉴。

  洪灾重创扶贫全市奋力攻坚

  ——咸宁市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发出精准扶贫总攻令    

  当前洪涝灾害对咸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严重影响,该市建档立卡的192个贫困村中有191个村受灾;今年存量贫困户65363户、190171人中有55316户、162632人受灾,受灾面达到85%、86%;特别是部分扶贫产业遭受重创,贫困村基础设施损毁较重,一些贫困对象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面对突如其来的脱贫大考,该市围绕“防汛保安全、救灾保发展、救助保民生”,迅速行动,统筹力量、压实责任,发出了“决不让精准扶贫因灾受阻、决不让农村因灾返贫”的抗灾脱贫“总攻令”。

  一、第一时间部署应对。一是闻“”而动,聚焦贫困对象防汛救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救灾脱贫专题部署会,把做好贫困对象的救灾脱贫作为首要责任和第一任务,第一时间启动扶贫救灾应急预案,构建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扶贫救灾动态响应机制,成立扶贫产业防灾指导、搬迁项目隐患排查、“五保低保”对象跟踪管理等10多个工作专班开展督办指导。二是发布“4号命令”,快速组建抗灾脱贫突击队。市、县两级909支突击队、3780余名突击队员全部到岗到位,对险情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协助设置临时安置点41个,紧急转移受灾贫困群众2478人,做到受灾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三是奔赴一线,快速开展灾情核查。各级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算好脱贫账,该市191个受灾贫困村直接经济损失达1.13亿元,对贫困户造成经济损失8463万元;今年计划脱贫的31945户、9.2万人中,受灾严重的有7917户、2.28万人。今年计划出列脱贫的60个贫困村、8966户产业脱贫对象中,有15个村、2689户通过产业发展脱贫的难度加大。四是问题导向,破解难题。找准了5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一是一些有劳动能力、相对容易脱贫的产业扶贫户这次损失较重,造成今年出列的贫困村难以实现贫困户100%脱贫;二是有21个计划出列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损毁较重,年终“九有”验收难以达标;三是部分贫困户因灾倒房,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加重了贫困程度;四是有1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受损,造成村级经济收入难以达到5万元的标准;五是部分去年已经出列的贫困户存在因灾返贫现象。针对这些现状,制定解决措施:对扶贫产业受损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持、金融支撑、救助保障等多重政策叠加;对因灾造成集体经济减收、“九有”设施损毁严重的贫困村,集中力量修复基础设施,调整规划恢复扶贫产业;对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农村群众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倒房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对无法按期出列的贫困村、贫困户,调整扶贫规划,延缓脱贫出列时限。

  二、第一时间救灾帮扶。一是组织“六抢”减少损失。迅速启动农业救灾抢排、抢收、抢种、抢管、抢修、抢防等“六抢”工作,安排资金7500万元用于受灾农田救助,调配种子126万斤、农药150吨,抢排受淹作物36万亩,抢收蔬菜瓜果2.2万亩,扶苗洗苗32万亩。同时,派出117个农业救灾指导组,发放救灾技术手册50多万份,指导生产自救。二是逐村逐项抓好重建。列出项目清单,对重点贫困村实行逐村逐项解决销号;按照年度搬迁计划,对因灾受损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重新选址规划;对因灾倒房的贫困户,优先实施搬迁计划。目前,该市贫困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修复重建项目全面启动,有的进度过半;11个受灾停工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复工。三是“二次扶持”发展产业。通过采取“叠加扶持”、“二次扶持”、“追加扶持”等措施,因户因人叠加产业帮扶政策。如崇阳县对产业扶贫户在每户扶持4000元发展资金的基础上,每户追加2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对受灾贫困户符合政策条件的,实行“五个一批”中“多个一批”政策叠加;对增收困难的受灾贫困户采取安排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全力做好扶贫产业受灾保险赔付,目前已赔付1684.36万元。四是补调项目增强村级实力。重点对今年计划出列的15个受灾严重造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困难的贫困村,及时调整增加光伏发电、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增收较快的项目。目前,新增光伏发电项目700KW,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集体入股合同21份,预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20万元。

  三、第一时间统筹资金。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向重点贫困对象倾斜。交通、民政、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78个,计划资金3.8亿元,已通过审批项目46个,到位资金1.5亿元。其中,75%的项目资金向受灾贫困对象倾斜。截至目前,该市共发放财政扶贫救灾资金1869万元,涉及43个贫困村、2547户贫困户。二是发挥金融扶贫支撑效用。成立金融服务小分队,进一步简化贫困户贷款申报流程,7月以来,该市共发放扶贫贷款1560笔、4476万元,帮助1863户贫困户开展生产自救。如赤壁市新增扶贫救灾小额信贷资金1058万元,已发放113笔、742万元。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救灾。第一阶段该市共募集社会资金2800万元,发放2100万元,其中用于贫困对象资金1850万元。如赤壁市通过北京、上海等五大在外商会共募集资金500万元,重点支持23个重点贫困村恢复重建。

  四、第一时间压实责任。一是强化包保落实。实行多部门、多干部、多项目帮扶的“多对一”责任包保,帮扶贫困户1419户,叠加实施到户项目2547项。尤其是对教育培训、医疗救助、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灾贫困户叠加产业扶持政策,每户扶持资金不低于2000元;对受灾的重点贫困村,分别落实1名市、县级领导和1名乡镇党政一把手包保。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按照“九有”、“一有、两不愁、四保障”等验收标准,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发改、住建、供电、水利、电信、交通等部门制定帮扶项目清单,帮助脱贫“摘帽”。今年计划出列的60个贫困村,共列事项清单259项,目前已实施项目196个,规划实施项目63个。三是强化督办问责。组建6个贫困对象扶贫救灾督查组,对扶贫救灾中措施不力、进度缓慢、敷衍被动的,及时启动问责程序;对擅离职守、失职渎职的,严肃查处。目前,共查处干部5人,其中给予通报批评4人,行政警告处分1人。(中共咸宁市委、咸宁市人民政府供稿)

  送: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

  发:市、州扶贫攻坚领导小组。

  责任编辑:政策法规处联系电话:027-8723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