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5)第24期

15.09.2015  10:0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苏晓云同志批示:

   长阳的经验很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典型。

                                                           2015 7 28

  

  一个民族贫困县精准扶贫的探索之路

  

  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唯一的“老、少、山、穷、库”地区和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上世纪60年代,全国的合作医疗在这里发端,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如今,首创精神在这里继续发扬。从2003年开始,他们坚持“大扶贫”理念,准确把握收入型和支出型贫困叠加的新变化,创造性实施助学启智工程、大病关爱壹佰基金等民生工程,着力发展旅游和健康食品两大朝阳产业,为当前精准扶贫“爬坡过坎”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

  2003年,该县绝对贫困人口6.16万人,低收入人口7.72万人,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低学历、老龄化、劳动能力差是主要特点,因学因病是贫困主因。

  2004年初春,该县扶贫“第一招”指向“上学难”。时任县长马尚云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实施‘助学启智工程’,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助学启智工程”,主要是面向全县动态21500名贫困学生,通过向上争取、向社会募集和政府本级投入的渠道,使贫困学生也能上好学。2009年,全县“助学启智”工程累计筹集发放助学金8155万多元,资助各类贫困学子达30多万人次。助学启智的深入实施,在成功破解“上学难”的同时,还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英子姐姐”刘发英,用10年时间成立了助学团队,利用网络募集爱心助学资金2000多万元,资助长阳及周边县市的贫困学生3000多人,并获得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山里的孩子也许从没见识过山外的世界,但通过“英子姐姐”和她的网站,他们得到了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位爱心人士的资助,顺利成长成才。“助学启智”工程并不仅仅停留于救助,还体现在小县也能办大教育。放眼长阳,一中、职教中心全国一流,长阳民族高中已经开工建设,集小学、初中、高中、职教于一体的一流教育园区初具雏形。

  大病关爱壹佰基金体现“文明湖北”的发展方向

  有小孩上学,又遭遇大病,瞬间就能够击碎一个家庭。如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难题,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庞大而又复杂。

  “合作医疗报销后,我依然有十万多元医药费没有着落,您说我该怎么办?”2012年,一条短信催生了时任县委书记马尚云的一次民情走访,又酝酿出了“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协会实施”的“壹佰基金”——大病关爱“长阳模式”。

  该县在全国首创建立了专门帮扶大病困难群众的公益性基金——“大病关爱壹佰基金”,号召全县吃财政饭的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捐款100元,并统筹部门资金作为铺底资金,通过社会广泛发动募捐,平均每年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上,为百姓再添一道“健康防线”。截止2014年,壹佰基金接受社会捐赠资金1302批次共计1105万元,共资助全县5万元以上大病患者986人次,统筹资金总救助1.2万多人次  。

  2012年,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期间,《人民至上》专题文艺晚会上,“长阳大病关爱壹佰基金”受到省领导和全体代表高度关注,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长阳大病关爱壹佰基金”的做法体现了“文明湖北”的发展方向。2014年,长阳壹佰基金慈善助医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一条清江相当于一批无烟工厂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和武陵山区的大多数地方一样,生态和文化,是长阳最大的优势。长阳十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旅游产业的美丽蝶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地农民开着几条铁皮船载着游客在清江上各个景点游览,百主争客、百价迎客、百景寂寥,清江被全省通报为最差景区,要求限期整改。痛定思痛,2005年,在时任县长马尚云的主持下,将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巴王洞等10多个景点景区整合为清江画廊,组建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推行统一线路、统一价格、统一营销、统一核算的“一票制”运行模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长阳结合旅游发展,成功打造了《梦幻土家》、《土里巴人》、《江山美人》及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巴土恋歌》等一批富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成功举办了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长阳清江画廊横渡极限挑战赛及两届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先后举办了武汉土家文化周、世界超模、武汉小姐清江画廊摄影采风、湖北名歌大家唱唱响长阳等重大宣传营销活动。

  “正是巴土文化和清江山水这两座‘金矿’,萌生了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并赋予文化之魂,开发建设清江古城的想法。”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说,清江古城文化旅游度假区是长阳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兴建的一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顺畅的机制、丰富的文化、创新的营销带来了旅游品质的快速提高。2009年,清江画廊成为与武当山、三峡大坝、神农架齐名的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2010年,长阳被表彰为“湖北旅游强县”和“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2013年,天柱山、丹水漂流、麻池古寨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清江画廊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牌为国家级5A旅游景区和“湖北省著名商标”。2012年至2014年,长阳旅游总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41.9%、76.7%和26.7%,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过500万人次。

  长阳在清江梯级开发中有10万移民,旅游产业的繁荣让老百姓受益匪浅。原长阳县旅游局局长、现清江画廊董事长熊虎介绍两个导游说,这两个小姑娘在游船上做导游,每个月能拿二三千元的工资,比一般在县城企事业单位的年轻人要多,而且轻松快乐。她们的家里,也是依靠文化旅游业致富,一个家里经营农家乐,年营业收入过百万;另一个小姑娘的父亲,开着一家清江奇石馆,年收入百万元。

   为每户农民打造一个“金饭碗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长阳海拔从48.7m-2259.1m,如何摆脱自身条件限制发展产业,是当地人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长阳大部分贫困地区在中山地带,于是,农村“产业革命”首先指向了“腰软”。2008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计划”,每年高标准建设油茶、核桃、魔芋、栀果和茶叶产业基地各1万亩,先后启动建设了“木本油料产业大县”、10万亩的“中国魔芋之乡”、10万亩的“中国药用木瓜第一县”和10万亩的“优质绿茶之乡”。结合历史形成的传统优势产业,长阳逐渐形成了“高山菜—中山油(木本油)—低山茶—沿江桔—清江鱼”立体产业布局,长期“以粮为纲”的农民变成了“芋农”“果农”“茶农”。

  如何把特色基地打造成“金饭碗”?该县党委、政府先后引进培育了一致魔芋、清江绿色、湖北华饴等一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开发以木本油、魔芋、中药材为重点的系列名优特色产品,创产值达百亿元的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应运而生。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县100多个村6万多农户增收,全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50亿元。如“创产值百万元、带动周边300多农户发展良种核桃同奔致富路”的核桃大王秦文福,“年出售商品魔芋30万斤、种芋15万斤、年收入过100万元”的魔芋大王秦俊平等,他们都通过发展致富产业,带领乡亲致富而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农业、科技和林业等部门携手“大合唱”,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政策和信息等“保姆式”服务。“十二五”期间,该县每年筹集资金近2000万元,按照每个乡镇每年3个以上、每个村每年1个、相关部门每年扶持建设3个的要求,每年高标准建设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目前,全县特色农业基地将达到120万亩,建成50万亩全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全国最大的木瓜和栀果GAP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淡水鱼出口创汇基地和6万亩全省规模最大和产品质量最好的清江椪柑基地等优势农产品基地。

  2011年,长阳县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    2012年,国家扶贫办在湖南吉首召开的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长阳的扶贫攻坚工作受到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充分肯定。2013年,火烧坪蔬菜等6个产品荣获“湖北名牌”,“清江椪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江鱼被授予“中国名牌农产品”,“一致”商标荣获中国弛名商标。

  站在新的起点,长阳农民“金饭碗”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成30万亩高山蔬菜基地、10万亩魔芋基地、10万亩茶叶基地、10万亩木瓜和红栀基地、10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15万亩优质椪柑基地、15万亩脱毒马铃薯基地、2万吨的清江鱼养殖基地、出栏10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和出栏50万只的山羊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巩固烟叶生产规模。省级龙头企业达5家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