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5)第7期

14.07.2015  11:56
 

(总第五十期)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同志批示:

  通山县是省纪委联系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县,这些年省纪委机关倾注了不少精力和心血,帮助该县脱贫。在帮扶实践中,我们与通山的同志多次商量、沟通,结合该县具体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三种模式”的脱贫思路和措施。目前看,效果不错。特别是“资源共享模式”,破解了如何使荒山林地资源与政策资源结合,让群众共享利益,形成群众相对稳定收益的难题。我省此类荒山坡地较多,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发挥政策效应,使其转变为经济和产业优势,让群众共同收益,应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通山这种做法,提供了一些借鉴。

  这份调研,仅是初步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待于进一步跟踪问效。通山县委、政府工作抓得也很紧。可以期待,这些思路措施会收到预期的成效。

  2015年6月6日


  强化驻村帮扶  创新扶贫模式

  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扶贫工作时指出,要强化社会合力,健全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每个贫困村都要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近年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派出工作队到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省通山县,驻点该县大畈镇板桥村,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探索了“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三种扶贫模式,并在该县全面推行,以点带面,推进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资源共享模式:“二次流转”促共同致富

  工作队在推进板桥村帮扶工作时,针对全村有宜造林荒山4288亩、可利用水面3200亩且多数闲置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和政策项目资金跟着土地走的实际情况,集体决定将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板桥村山水资源开发与贫困户捆绑在一起,让政策共享、资源共享,以政策投入撬动市场投资,用市场的办法开发荒山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探索了“二次流转”促共同致富的有效路径。

  第一步:精心酝酿。组织县镇村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研究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将4000亩荒山集体发包,开发建设油茶基地;决定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油茶产业发展、扶贫移民产业发展等政策项目资金,按每亩2000元的标准与基地对接,支持基地前期建设。

  第二步:招商开发。板桥村村委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进企业开发荒山资源,前置条件是将荒山资源整体发包,企业按每亩5000元资金投入,农民以林地及每亩2000元的政策项目资金入股,按股权参与公司分红,多收多分,少收少分,亏本不赔,共同制定公司章程,规范经营管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湖北天宇三农公司,合作开发建设3000亩油茶基地。

  第三步:“二次流转”。第一次流转由村委会主导,从81户村民手中将3000亩林地经营权流转到村委会,规范有序操作,依法保障各方利益。第二次流转,村委会将3000亩林地以人平1亩左右的标准,流转至全村每个村民,余下的300亩林地留存村集体,村民和村集体以林地资源和每亩2000元的政策项目资金入股公司,由村委会代表村民与公司签订股权协议。

  第四步:凭股分红。村委会与企业签订30年林地入股联合经营合同,五年挂果后,亩产纯利润在2000-3000元之间。农户收益有两个方面:一是租金收入。原81户土地承包经营户主,可获得前15年每亩每年25元、后15年每亩每年50元的租金收入。二是股金分红收入。全村1769人参与股金分红;公司从第6年到第15年按利润的20%、后15年按21%支付全村1769名村民分红。村委会300亩面积的集体股权,每年最低可收益12万元。

  板桥村林地“二次流转”、推动资源共享模式,使全体村民摇身变成了股民,主动维护企业发展,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收入“两个增长”,企业和村民“两个满意”。2014年以来,板桥村“二次流转”的经验在该县全面推广,形成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带动效应。目前,该县新发展油茶9万亩,建成万亩油茶基地2处、千亩油茶基地12处,建成5000亩茶叶示范基地1处,千亩楠竹、千亩杉木速丰林、千亩香榧等连片示范基地多处。

  二、群体帮扶模式:因户施策促重点脱贫

  工作队始终把重点特困户作为帮扶对象,找最穷的人先扶、找最困的人先帮,从住房、治病、上学、生活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实施群体帮扶,一年时间内实现了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治病、上学、社会保障全覆盖,帮扶成效显著。2014年底,板桥村帮扶经验向全县铺开,在全县建档立卡2.5万户、8.3万贫困人口中,确定重点特困户进行精准帮扶,制定出台开展群体帮扶重点特困户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特困户群体帮扶实施办法,深入推进群体帮扶工作。

  (一)突出帮扶重点。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组建专班、调查摸底,按照村组公示、乡镇把关、县级审核的方法,每村选5户特困户重点帮扶,全县确定重点特困户990户、2648人;精准确定帮扶需求,对重点特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进行梳理分类,重点解决住房、子女上学、生产发展、社会保障、医疗等五个方面问题。

  (二)突出资源整合。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集中帮扶,构建 “大帮扶”、“大救助”格局。整合住建、扶贫、残联等部门政策项目资金,彻底解决重点特困户住房难问题。整合教育、财政、总工会、扶贫、团委、妇联、工商联等部门资助资金,提高补助标准,解决重点特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对特困户采取医疗专项救助、免交新农合参合资金、取消医疗救治起付线、提高年度补偿封顶线、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确保重点特困户治得起病。

  (三)突出“一卡通”服务。按照民政部门标准,对每月收入不超过53元、且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重点特困户,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审核,采取政府供养“一卡通”服务,主要实行“三免费、一保障”,即县内住院救治免费、子女上学免费、建房免费、保障基本生活。

  (四)突出责任包保。严格落实重点特困户群体帮扶包保责任,通山县“四大家”领导带头包保到户,县直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一线开展帮扶,一竿子插到底,做到每户特困户有一个牵头部门,有一个包保单位,有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人跟踪帮扶。同时,把群体帮扶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群体帮扶工作抓出成效。

  三、产业带动模式:多措并举促产业富民

  工作队在推进板桥村帮扶工作时,始终突出产业帮扶,实现了人人都有经济林,户户都有致富业。通山县认真总结板桥村产业扶贫做法经验,推广到全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开发工作中,实行“引、带、扶、助、创、保”多措并举,带动全县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

  (一)着力“”,凝聚市场要素。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先后引进林宝香榧、金珠油茶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引进鄂西圈投、湖北乡村园林旅游等公司,改造升级九宫山、闯王陵等景区,成功开发富水龙珠湾、忆江南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加快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二)着力“”,推进万众创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增收致富。目前,该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64家,带动3万多户群众在农业产业链中增收。实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农家乐”为主的旅游富民工程,带动发展农家乐1200家,旅游综合收入GDP占比达到28.5%。

  (三)着力“”,巧借政策减贫。利用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劳动力挂靠企业务工、挂靠合作社入社经营、挂靠大户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目前,挂靠企业、合作社、大户的贫困户达到2300户,可解决近万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四)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整合政府、金融、企业三方资源,按照“政府风险补偿、银行杠杆撬动、贷款单笔控制”的思路,先后开发了助保贷、助农贷、助商贷、助扶贷、助旅贷等一批“”字头信贷产品,由政府出资25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放大比例,银行发放扶持贷款1.9亿元,目前已发放1.5亿元,较好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

  (五)着力“”,叫响农旅品牌。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战略,创建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县有26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北省著名商标4个,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力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继创建九宫山景区、隐水洞景区、富水湖景区等一批国字号旅游品牌后,又培育了大幕山樱花、杜鹃花,洪港芦苇花赏花游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亮点。

  (六)着力“”,提高抗险水平。保基础设施,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农业基地和乡村旅游发展到哪,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保产业风险,加快构建政策性三农保险为主、创新地方农业保险为辅、商业性农业保险补充的三农保险体系,落实了水稻、森林等政策性三农保险。同时,对接全县主导致富产业,创新保险产品。协调保险机构将小龙虾养殖纳入农业保险范畴,促进小龙虾养殖基地从1000亩发展到1.45万亩。

  (湖北省纪委、监察厅驻通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