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扶贫办简报(2015)第6期

08.05.2015  11:17

  (总第四十九期)


  湖北省扶贫开发暨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编前语:宜昌王兴於副书记、王国斌副市长的文章是他们直接抓扶贫开发,贯彻省、市两级扶贫开发部署和要求的具体体现。他们在文中传导的宜昌做法具有推广价值。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杨朝中

  2015年5月2日


  为了贫困群众一起过上好日子

  ——宜昌市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王兴於  王国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宜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极贫重扶,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全市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光纤、通固定电话、通政务专网,安全饮水人口普及率达到92.5%,贫困人口减少13万,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唯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的地级市,扶贫工作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真扶贫

  近年来,宜昌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现代化特大城市,但是总量不等于分量、平均数不能掩盖少数。我们清醒地看到,宜昌还有“老少山穷库”,全市目前还有44.5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6.5%,且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市脱贫攻坚面临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坚持带着感情扶贫,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真心实意扶贫。按照“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要求,全力做好扶贫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强调扶贫开发既是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并带头多次到联系的特困村调研办公,解决突出问题。市长马旭明同志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村村通光纤等民生工程拿在手上,专题办公研究,督促抓紧抓实。全市34名市级领导率先垂范,自觉行动,形成了带着感情抓扶贫的浓厚氛围。

  “真金白银”扶贫。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2014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增长32.9%,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69.2%;到位财政无偿扶贫资金2.6亿元,整合投入综合扶贫资金8亿元。

  真抓实干扶贫。建立市级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贫困乡镇、所有市级领导分别联系一个特困村的“双联”工作机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各级党政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把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扶贫开发,做到“人往贫困一线走,钱往贫困一线投,政策往贫困一线倾斜”,形成了上下联动、市县统筹、资源整合的良好格局。

  扶真贫

  我们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建立贫困识别机制,按照不同区域的基础条件、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摸清“贫困家底”,绘制“贫困地图”,做到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分片区、逐村逐户予以重点帮扶。

  深化片区扶贫。在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抓好长阳、五峰、秭归武陵山片区扶贫的基础上,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将两县作为市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同年,两县被纳入湖北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进一步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政策,纳入湖北连片特困地区。兴山县、远安县分别开展以消除产业空白户、消危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程,兴山县共为5538户产业空白户确定增收致富产业,远安县两年消危改造1.8万户。

  坚持整村推进。大力推介秭归“1119”(由1名县委常委或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名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轮换一次,对贫困村实行扶贫)整村推进模式,按照“集中资源、整合力量、捆绑项目”的办法,坚持一年一统筹,一村一纪要,一季一督查,一轮一考核。“十二五”以来在全市34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8亿元,帮助10.5万人实现脱贫。

  开展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2014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首批筛选了30个特困村,探索建立“415”工作模式(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为每个村整合资金1000万元以上,帮助解决交通、饮水、住房、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五大突出问题),启动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按照“市级领导联村、部门专班驻村、财政资金到村、社会力量帮村、‘第一书记’进村”的方式,逐村办公,制定并实施脱贫规划。一年来,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项目399个,村平到位资金704万元。新建产业基地3.3万亩;新修、维修、硬化公路412公里;解决安全饮水2.2万人;完成危房和土坯房改造1904户。

  实行扶贫到户到人。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分别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 组织干部与贫困家庭结“穷亲”,实行对口帮扶。通过社会化捐助和市场化运作,探索以乡镇为单位设立“阳光超市”,将家庭生活必须的“八大件”(餐桌、木椅、床、棉被、衣柜、电视机、电扇、电饭煲)按需免费送到贫困户家中,提升贫困户的生活水平。

  齐扶贫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扶贫开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

  坚持高位推动。认真落实《宜昌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组织五峰、长阳、秭归三县科学制定和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加强插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现扶贫攻坚全覆盖。抢抓国家连片开发、省“616”对口支援、秦巴山区连片开发等政策机遇,建立完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对长阳、五峰、秭归三县的政策支持,2014年为三县争取政策性投入超过60亿元。

  强化社会帮扶。大力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引导各方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枝江酒业等企业扶贫示范功能,引导慈善总会、老区建设促进会、商会、三峡扶贫基金会等募集扶贫资金,近两年社会各界投入扶贫资金超过2亿元。大力实施“春暖助推扶贫”、“饮水安全惠农家”、“情暖特殊困难群众行”等活动,营造了共同关心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发挥主体作用。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 彻底转到“我要脱贫”上来,激发扶贫对象的原动力,增强摆脱贫困、创业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注重典型引导,大力宣传推介“英子姐姐”、“夷陵大禹”等一系列扶贫帮困典型,传导扶贫开发的正能量。实施“雨露计划”、小额贴息贷款、生态扶贫搬迁等措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技能和整体素质。

  真脱贫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发展路径,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从根本上实现永续脱贫,共同走上全面小康之路。

  找准发展路子。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找准主攻方向,确定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在实施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中,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缺乏增收致富来源的村,重点是发展主导产业;对基层组织薄弱的村,重点是加大干部驻村帮扶力度。引导各地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增强“造血功能”。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六大百亿产业,加快培育花卉苗木、食用菌、魔芋、中药材四个新兴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45家,涌现了采花毛尖、秭归脐橙、一致魔芋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了一批武陵山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旅游扶贫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片区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的“金饭碗”。

  创新工作模式。围绕扶贫开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如针对山区贫困农户居住分散、不具备生产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的特点,探索实施了“小集中式”搬迁扶贫模式,按照“统一规划、搬迁扶贫、集中安置、产业配套、设施齐全、自我管理”的办法,在全市规划建设了102个扶贫搬迁小区,3000多户贫困群众实现了安居梦。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飞地经济”,五峰、秭归等贫困县分别在宜昌高新区和沿江地区兴办“飞地园区”,共建成26个项目,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利税3亿元,吸纳就业1万多人。探索实施“村企(社)共建+直补到户”、“户申请、乡审核、县验收”、“政府担保+共担风险+财政贴息”等产业到户模式,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7000多贫困农户消除了产业空白。积极探索专业合作式扶贫开发模式,实现了基地规模扩大、企业受益、贫困户得实惠的“三赢”效果,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专题研究案例。

  (作者分别为中共宜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