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传家风 记武汉铁路局谢强“荆楚最美家庭”

03.06.2016  17:22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3日电 (高翔)每天上午八九点钟,细心的人会看到武汉市冶金街楠姆社区车站村一位白发老奶奶和一位中年男人,经常还会有一位清瘦俊朗、一笑露出颗小虎牙的小伙子在清扫公厕的场景。这就是祖孙三代一把扫帚传家风,坚持五十二载热心公益,被评为湖北省“荆楚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的武汉铁路局职工谢强家庭。

   家风

  “我屋的爹爹一辈子不爱讲话,但他经常向伢们念叨,做人要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要多做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的事,这大概就是爹爹立的家风吧”。说这番话的是谢强的奶奶刘忠兰,是谢伍贤的老伴。谢伍贤出身湖南邵阳,很小就是孤儿,1950年家乡解放当上民兵,抗美援朝爆发毅然入伍参战,在火线立功入党,56年回国转业到铁路,先后在汀泗桥、纸坊、楠姆庙站工作,一干24年,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刘忠兰今年78岁,幼时举家逃荒到汀泗桥。1957年与谢伍贤结婚,婚后育有三子二女。受丈夫影响,她积极要求进步,1975年入党,她严格教育子女、相夫教子,有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大家庭。

  “家风就是跪搓板、顶脸盘;任劳任怨,不求回报”。长子谢常清至今对老父儿时的教育记忆犹新,小时调皮打架惹祸后,老头说打架那是对付敌人的,做人要与人为善,做对党和国家有利的事,每次都像训练新兵一样严厉教育他们兄妹。他至今还记得父母义务担任社区书记主任时,为社区居民忙前忙后、跑进跑出的样子,以及自己在寒夜中替父母看社区办公楼建设工地场子瑟瑟发抖的样子,再苦再累,父母都不允许向单位开口提要求。

  “家风就是我家的传家宝扫帚。”孙辈们讲,扫帚比小叔都大。1964年,因工作调动,谢伍贤一家搬到了楠姆庙车站,当时车站很偏僻、和荒郊野外没什么两样,几十户铁路职工都住在低矮的平房里,车站为方便职工及周围村民建了一个茅坑式的公厕,但没有专人打扫,谢伍贤二话不说,每天义务打扫,春去冬来,世事变迁,五十一年了,那间厕所已三次易主、三拆三建,但谢伍贤都像坚守阵地的战士一样从未撤离。

  扫帚自己扎,水桶自己备,撮箕自己拿,用坏了多少扫帚、撮箕一家人都不记得了,但谢家的男人都学会了一手扎扫帚的本领。孙子谢强问爷爷“厕所臭死了,别人都不扫,你为什么扫?”爷爷说:“大家都不喜欢扫厕所,过不了几天,村里就没有干净的厕所用了,我把厕所扫干净了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渐渐长大成年后,谢强再问爷爷没有回报的事为什么要坚持做,爷爷只简单的说:“我是党员”。 

   感恩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些人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谢常清说:说起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孤言寡语的父亲总是这一句话。父亲总在儿孙面前念叨,我是孤儿,婆婆是逃荒的,我们如今有这样幸福的大家庭都要念党的恩,念国家的好,要懂得感恩。谢伍贤在坚持义务打扫厕所的同时,1980年退休后,又义务当起了居委会书记,一干就是八年。刘忠兰白天在五七联队当队长,带领姐妹们干重体力活,晚上也义务当上了居委会主任,成了没有一分钱工资的夫妻档,为居民服务、调节邻里纠纷,一干十多年。居委会初建时夫妻二人走在前干在前。当时,居委会每年有七十多元经费,他们家庭本已十分困难,但夫妻两人将经费清清楚楚,分毫不差的发放到居委会其他需要的人手中。

  2011年,老两口从电视上看到器官、遗体捐赠,延续他人的生命,利国利民,两人一合计就瞒着儿孙们,几经打听找到湖北省红十字会,一同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

  2015年元月诊断出谢伍贤患喉癌。6月份,感到自己时不多日,老两口把儿孙们找来,说出了自己的两个心愿:一是希望家人同意他捐出遗体;二是希望家人将扫厕所的行为继续传下去。儿孙们含泪的答应了第二条,但对第一条极力反对,尤其是从小带到大的孙辈们。谢伍贤流着泪说:“孩子们呐,我是一个孤儿,没有党,没有国家,也就没有我,没有现在的幸福的一家人,我的命是党给的,我要报恩,将遗体捐出,利国利民,你们就遂了我的心愿吧。”老人态度坚决,儿孙们只好再一次含泪答应了二老。

  9月3日,谢伍贤在医院病床上坚持看完“9.3”大阅兵全程直播,并端端正正全程敬了军礼,家人、医护人员看到后都含泪哽咽。9月14日,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他为之眷恋的家人和美好的社会,在弥留之际,他的意识已不太清楚,拉着老伴和儿孙的手含混的说着:公厕!公厕!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其实,自谢伍贤生病以来,妻子刘忠兰、儿子谢常清、孙子谢强就早已接过老人的扫帚,坚持每天扫公厕。

  9月16日,从媒体上得知消息的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专程赶来为老人送行,慰问点赞一家人。

   传承

  老人走了,似一阵清风拂过,未带走一物;老人走过,却给谢家留下了三样宝贝。

  一样是净净地靠在门后的老人传下但并未用过的扫帚。原来大多是老人一人用的扫帚,如今已被以刘忠兰、谢常清、谢强为主的一家人共用。

  一样是挂在客厅的照片。照片上是两老和小儿子谢常胜夫妇在韶山为毛主席雕像敬献花圈的合影。2015年3月,谢伍贤知道自己病情后提出想到韶山给毛主席敬献花圈。小儿子谢常胜夫妇就立即开车陪老人到韶山了却心愿。刘忠兰说:“爹爹一辈子讲他是共产党的人,毛主席的兵,他这是向毛主席报到去了“。在韶山,老人第一次挂上军功章、纪念章,家人们也是第一次听他讲在朝鲜战场上金城战役的血火纷飞、和平的来之不易。

  还有一样就是被婆婆珍藏的军功章、立功证章等物品。老人一生非常低调,上班时、退休后年年被评为先进,奖状未留下一张,可参军、入党、立功的证章却像传家宝一样珍藏,在被评为“最美荆楚家庭”时,才被媒体人发掘,儿孙们才进一步了解了老人的光荣历史。

  看着这些宝贝,谢强讲,从小以来爷爷言语不多,总是做给我们看。上大学后,爷爷第一次跟我打开话匣子,说他的儿女没有当兵的、只有一个入党的,你是长孙要给弟妹们带头,你的名字是我取的,叫谢强,就是要比他们强,你要入党,要当兵,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强暗暗记下了爷爷的话,大一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毕业时已经是正式党员了。毕业后又当了兵,还被评为师级优秀士兵。退伍上班后,他又成为培训班班长、车站生产骨干。望着戴军功章的爷爷遗像,谢强说我与爷爷的心是通的,“9.3”阅兵直播时,病入膏肓的爷爷为什么颤抖着还要敬军礼。参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参加了“荆楚最美家庭”评选、讲述了“我爷爷的故事”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荣誉后,同为党员的我,感受到了“我是党员”的分量。如今只要是休息或休班,谢强都要去看奶奶、扫公厕,这已经是必修课和他们家的家务了。

  在颁奖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谢强讲:“爷爷你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把您留下来的扫帚传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记住您的“我是党员”的话,把您的优良传统、家风传承下去。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