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农科院水科所组织开展长江鳜属鱼类增殖放流

21.06.2016  03:53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0日电 (成为为)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武汉市汉南区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近日在长江纱帽渔政码头水域开展了201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这是长江武汉段首次开展鳜类品种的增殖放流。

  据武汉市农科院水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渔业资源的养护管理,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放流品种以翘嘴鳜、斑鳜、青、草、鳙、鲢鱼为主,放流品种为夏花和大规格的优质鱼苗,其中翘嘴鳜2万尾,斑鳜1万尾,青、草、鳙、鲢鱼等500万尾。

  翘嘴鳜和斑鳜是中国淡水名贵鱼类,有“淡水石斑鱼”之称,是唯一能与金枪鱼媲美的淡水鱼类。近年来由于长江过度捕捞和野生资源量的下降,鳜属鱼类在长江渔获物比重越来越少。

  人工放流可以极大改善鱼类资源的品种和品质,本次放流的鳜属鱼类系武汉市农科院水科所近30年通过混合选育和家系选育的长江鳜类资源,采用活鱼车和氧气打包两种方式运输到汉南区纱帽江段进行放流,现场采用人梯传输方式将活鱼苗运输到船上,随后将船行驶至江中心进行放流。

  本次放流活动也是武汉市农科院水科所鳜鱼多年研究成果的展示,是武汉市农科院重要的生态公益工程,逐步改善我市长江江段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推进市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希望通过本次鳜属鱼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引起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不断推进放流活动由部门行为上升为社会行动,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