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墓建设加快提档升级步伐

11.11.2014  16:53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以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大力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提档升级步伐。

  制定发展规划。省民政厅已申请将全省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鄂州、仙桃制定了公墓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目标、原则和保障措施。襄阳专门印发通知加强和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管理,从选址、数量、规模、规格、管理、资金筹措等方面全面部署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宜昌就整治城区重点区域散葬坟墓出台了详细方案,针对滥埋乱葬问题制定了具体对策。

  加大资金投入。绝大部分县(市)启动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省民政厅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安排殡葬补助资金1255万元,对27个地区的殡葬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武汉完成了两处城市公益性公墓选址工作,并将筹资建设一批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黄石计划总投资1.1亿元,规划土地1100亩,分别在大冶、阳新、开发区建设4处公益性公墓。潜江市计划投资3960万元,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

  倡导生态理念。省民政厅将推行生态安葬情况纳入经营性公墓年检和等级评定工作,全省60%以上的经营性公墓开展了树葬、草坪葬、花葬等生态葬法。武汉扁担山公墓利用墓区围墙和坡地,建设了全长2公里的壁葬,安葬率已达67%。武汉孝恩园公墓墓区绿化面积超过70%,生态葬安葬数已占安葬总数10%以上。荆州按照墓区面积10%的比例,大力推行环保葬。黄石、宜昌、广水等地继续举行骨灰撒林(江)和草坪葬活动,积极倡导绿色生态殡葬理念。

  丰富文化内涵。各地通过开展集体公祭、鲜花置换、文化长廊、专题宣传等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弘扬健康文明殡葬文化。武汉石门峰都市陵园兴建了辛亥革命纪念园,连续多年举办了不同主题内容的集体追思活动和清明系列文化展。钟祥着力建设“二十四孝”殡葬文化长廊,通过孝文化倡导现代殡葬文明礼俗。武汉、黄石、荆门等地开展了以“讴歌生命”为主题的清明文化传承活动。

  提升服务水平。各地认真落实民政部《公墓接待服务》标准,按照《湖北省经营性公墓等级评定标准(试行)》要求,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在硬件建设、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加速提档升级。武汉市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公墓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公墓单位绿化率达30%。十堰市采取迁移、坪整坟头、立碑改卧、植树绿化等多种方法治理高速公路两侧坟墓白化现象。宜昌、襄阳、孝感、黄石等地改善墓区环境,健全配套设施,规范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措施,建立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机制。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不断完善网络祭扫平台,提升了服务档次。(社会事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