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的俄裔武汉市民:与老公一见钟情 嫁来中国65年

18.12.2015  12:36
图为:九旬高龄童心不泯,床头堆满玩具娃娃

  李淑范,这个名字在武汉叫了60多年,但她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姑娘,她的俄文名叫伊利娜·亚克利夫娜·契尔特柯娃。

  “我不喜欢被喊作老奶奶,一起玩的伙伴都喊我大姐……”尽管已是92岁高龄,但记者眼前的李淑范,言谈中依然透出俄罗斯姑娘的调皮,听记者夸她“还像个小姑娘”,老人家的脸上笑开了花。

  本月2日,本报参与举办的“我要上老年春晚”海选活动中,李淑范老人的亮相再次技惊四座——观众不相信,这位台上台下蹦蹦跳跳的“俏女子”,已是九旬高龄。

  1949年,这个名叫伊利娜的姑娘与前往苏联留学的中国小伙一见钟情,1950年随夫嫁到了中国,改中文名李淑范。1953年,她又随丈夫派来武汉,参加武钢筹建中的俄文翻译,从此在武汉扎根。

  她是至今武汉惟一的俄罗斯裔市民。扎根江城60多年,不仅学会了流利的中文,而且一口一个“么事”、“哈子”的汉腔也别有风味。孩子们也都会俄语,家里来客时她会跟家人用俄语交谈,还开玩笑说“这是家庭隐私”。

  历经中国半个多世纪风雨,老太太不改俄罗斯姑娘爱美、热情奔放的天性。年过九旬,只要出门,一定会擦口红、修剪眉毛。她爱表演,表演需要服装,就和姐妹们去逛汉正街,买布亲手制作表演服。

  昔日的俄罗斯姑娘,已融入江城武汉,也以自己的独特眼光见证这座城市的变迁。她告诉记者,退休后这些年很少出门,活动范围也就是青山武钢一带,“我最初来武汉时到处是土,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我怕迷路。被邀参加活动,我只有一个请求能把我完整地送回家”。

  老人热衷于公益活动,一直担任着钢城111社区的楼栋长。这两天社区换届选举,她跟年轻人一样,爬上6层楼,挨家挨户通知街坊们,准备好选票。社区里的合唱团、模特队,她是绝对的活跃分子,学唱新歌,走T型台,嗨起来比年轻于她的爹爹婆婆们更带劲。

  李淑范,这位昔日的俄罗斯姑娘,用忠贞和执着书写了一段异域爱情传奇;如今,这位92岁的武汉媳妇,又用健康和年轻心态书写着武汉老年人的传奇。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