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警教“诀窍” 防电信网络诈骗

28.04.2016  21:54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28日电   (夏菡 夏玉成 )“你有不明款项入账涉嫌经济犯罪,猜猜我是谁,零首付(低价)购买高档车……”这样的网络链接、电话或者短信,是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不法人员不断翻新老套”犯罪手法,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恐吓等。据此,恩施市公安局民警告诫群众做到三不: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

  电信网络诈骗招数虽多但都是换汤不换药,近日,恩施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围绕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主要形式,如何防范等问题并结合平时破获的各类电信、网络、短信诈骗案件,搜集整理近年来网上披露的诈骗手法,对各类诈骗方式进行了分类总结,旨在帮助群众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

  民警介绍,电话诈骗中,对方往往会冒充政府职能机关、公共服务部门、各类企业相关人员或者是受害者特定关系人等,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恐吓; 短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广泛群发短信、特定点发短信等方式,实施诈骗。基站诈骗最为常见,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实施犯罪。针对这些诈骗方式,警方提醒,市民需提高手机银行、短信银行、快捷支付等平台的安全系数和防火墙安全等级,不相信不明来历的链接,不要轻易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

  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钓鱼网站等实施诈骗,让人防不胜防。如在网络购物时,就容易掉进“陷阱”,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在恩施市,不少市民曾掉进电信网络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据 恩施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在该局为期半年的“打盗抢、反诈骗、追逃犯、保民安”专项行动中,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就有10余起。

  为加强防骗知识宣传,恩施市警方定时发送防骗信息,同时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多方面宣传防诈骗知识。恩施市公安局除了按“打源头、捣窝点、断链条、控通道”的原则,严厉打击诈骗犯罪行为外,还强化电信诈骗案件止付工作,启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的录入工作,以实现银行账号紧急止付、快速查询和冻结,境外犯罪窝点快速查明等目标。

  “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多核查,才能尽可能避免上当受骗。”民警杨昊说,“随着电信、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各种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要贪图意外之财,要更加注重自己身份、户口、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信息的保密,凡涉及金钱的电话、短信和网络链接,要格外警惕,认清真相,以免上当受骗;确实无法辨识的,应到公安、银行、邮局、房产等相关部门实地咨询求证。“(完) (编辑:刘莉莉)